Cover story 100    Let’s Breakfast

── 吃早餐的日子 ──


早餐何須限制
為了喜歡的人
什麼都能做出來


┃ 范宜婷 ┃


%E4%B8%BB2 71

范宜婷  從小愛吃,但直到大學才決意轉進餐飲,從此為吃跑遍世界各地,2019 年底結束長達五個月的中南美洲之行,那時最喜歡的早餐是墨西哥藍黑色玉米製成的 taco 夾入櫛瓜花跟名為 huitlacoche 的塊菇,回來後算是了結一個重要心願,現在反而更能專心經營個人外燴工作室「食逝」。





國小的時候,不熟悉早餐店的點餐模式和節奏,早餐店對當時的我來說彷彿有個難以跨越的結界,是無法進入的大人世界,到國高中有了親密的朋友,朋友成為最珍視的寶物,陪著我去早餐店,也驚訝許多有名的店家我沒吃過,就紛紛帶給我吃。

後來到了發育階段,早餐總是吃三份,從小我早餐什麼都吃,不管辣的還是湯湯水水,每天沿著上學的路選不同的餐點, 米粉湯、餛飩麵、麵線羹,正在成長的身體,早上不管什麼都吃得下去,升大學時,家人希望我能夠有個完整的文憑,即使心裡最愛餐飲,還是填了剩下唯一有興趣的室內設計系。大學門口正對著中原早餐街,中原附近早點比起午餐有更多選擇,也更加美味,於是延續吃三份早餐的習慣,努力準時起床。

大學搬出來住,加倍投入在做菜這件事,一直都不喜歡念英文的我,想要看懂食譜一個個單字查閱,熱愛烹飪到徹底燃燒自己,這時才意會到「這不是原本的范宜婷」,原來有件事能讓我這麼專注、全心全意。轉作廚房三年終於得到家人支持,能夠到法國修完藍帶的法餐與甜點大文憑,睜開眼睛就到學校,早餐是第一堂課結束後的成品,偶爾把自己攤平伸展開來的方式,就是早上空閒的時間吃碗珍藏的泡麵彌補對臺灣美食的念想。


%E5%89%AF5 4

%E5%89%AF6 42

後來遠行去澳洲打工,前半年在 fine dining 餐廳內場,長時間在高速運轉的餐飲業工作已把身體消耗殆盡,撐到不能再撐時,轉去做沒那麼高壓的早午餐店,卻意外地吸收新的養分,先後經歷馬來裔和韓裔主廚,兩位都以熟悉的菜系巧妙揉合早午餐點,印象最深刻是韓裔主廚的「肉鬆手撕豬肉班尼迪克蛋」,最底層是手工做的薯餅,每天我們要煮一大桶馬鈴薯,趁著正燙時削成絲再入模,即使有更輕鬆的作法,但主廚寧願全以手製注入料理人的心意,看似平易的早午餐,卻有著艱深的工夫和深邃的意念。在澳洲時必須省錢,和七個人分租只有一套衛浴的公寓,共用一臺冰箱,我儘量堅持不浪費食物,回家後先用平常或工作多的食材為每個室友做不同口味三明治給他們當早餐,一一放入各自的隔層,那樣歲月如梭的忙碌日子裡,用廚藝試圖給在意的人們帶來一些慰藉。


%E5%89%AF2 21

%E5%89%AF8 2

現在朋友散落世界各地,如果出國旅行寄居誰家,就會為他們下廚,為了重要的朋友,早餐會變出任何他們想吃的,一起吃完再出門繼續分別的行程。最常拜訪東京,在日本的友人想念臺灣的食物,專門找到池袋的中國超市買花雕酒,為她燉了花雕雞,或者費工的紅燒獅子頭,早上就著一碗熱騰騰的湯或燉物配白飯,一日的精神能被充滿,思鄉的情緒也得到撫慰。

若您要繼續閱讀,請先註冊為小日子網站會員! 前往註冊頁面。


 Peas Lin
 簡子鑫









%E8%A9%A6%E8%AE%80%E5%B0%81%E9%9D%A2No.100

┈┈┈┈┈┈┈┈┈┈┈┈┈┈┈┈┈┈┈┈┈┈┈

Cover story 100    Let’s Breakfast


Part 1 吃早餐的小日子

過上很多日子才明白 吃臺式早餐是屬於我的落葉歸根

為了早飯每天準時起床 再累再苦都能被療癒

早餐何須限制 為了喜歡的人什麼都能做出來

人們睡醒後的第一餐 是我每天的最後一餐


Part 2 地方早餐有自己的玩法

基隆—— 乾麵扎實氣力撐港邊

基隆—— 道地美式滋味融合海港生猛日常

臺中—— 熟悉的攤 簡吃一番

臺中—— 時間靜止的老咖啡館

臺南—— 魔幻般的儀式感早餐

臺南—— 透早就辦一桌

屏東—— 害羞隱蔽的老派鄉愁雜煮飯湯

屏東—— 被南國之風溫熨的緩慢早午餐

蘭嶼—— 喝珍奶配天空藍

蘭嶼—— 與海相望的脆培根

俄羅斯—— 到俄羅斯 不要吃旅行者的早餐

日本—— 簡單平凡的精緻日常 我的東京早餐生活

義大利—— 在義大利 早餐是要站著吃的


Part 3 習以為常的平凡餐點暗藏不凡

人氣早餐店 必點菜單 TOP3

說到早餐 你是哪一派?

┈┈┈┈┈┈┈┈┈┈┈┈┈┈┈┈┈┈┈┈┈┈┈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