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慢生活
雲間的剪綵儀式
┃張曼娟┃
打電話去訂帳篷的時候,主人不舞有些興奮地對我說:「我們正在蓋廁所喔,等妳來的時候就有廁所啦。」這是兩個月內,我第二次去來吉部落,住在玻璃帳篷裡。
頭一次是好友 Rain 為了我的生日而預訂的,抵達了山中莊園,看見散落在園區,由不舞製作的彩色巨型山豬,自然山林之間的童趣,心靈輕輕被觸動。
我們住的玻璃帳篷在樹林間,躺在床上就能看見滿天星星,真是壯觀。初春的夜晚很冷,只有 3、4 度,雖然開了電暖氣,還是穿上厚襪子,才能入睡。睡到半夜,鼻子和臉龐都是冰凍的,我懷疑溫度已經降到 0 度了。然而吃晚餐時,木造餐廳裡暈黃的燈光是那樣溫暖,我想著黑夜裡的光,再度睡去。那一晚,只有我們兩個住客,卻有主廚和二廚的料裡,從山裡採下的冬筍切薄片,用蒜片和辣椒清炒,就有很好的滋味;從菜園拔下的佛手瓜,與櫻花蝦爆炒,迸發出海鮮氣味的甘甜。我在享用的同時,發出由衷的讚歎,聽我訴說著菜餚的美味,主廚用發現新大陸的口吻說:「哇!妳這麼會形容,應該去寫書。」這個瞬間是我和好友晚餐的最高潮。他真的不認識我,卻認為我有寫書的才華,這不是最好的褒獎?
第二天早晨,我們被帶領到更深的山裡,面對塔山,去到鄒族部落獵人的領地,見到獨眼獵人長老,跟著不舞和主廚喊他「表哥」。表哥在高山上養吳郭魚,用最帥的姿勢捕撈上岸,處理乾淨便下了鍋,魚肉和魚湯鮮甜美味,一點土腥味都沒有。我們聆聽著他們從城裡返回部落的心情,不舞如何成為山豬的母親;獵人如何失去他的眼睛,我還收穫了鄒族名字「丹尼芙」。吃完野地的早午餐,不舞帶我們去走山徑,十幾分鐘,我就因為想上廁所折返了。他們覺得遺憾,慎重表示,一定會蓋好廁所,下次再來。
一個半月之後,我和工作夥伴再度造訪玻璃帳篷,不舞在電話裡報告了廁所即將落成的消息,我哈哈笑了起來。這一回,山上雲霧繚繞,星星缺席了,登場的是螢火蟲。不舞帶著我們到山林窪地,看見一大片如夢似幻的流麗螢光,在霧氣中似隱若現。長大以後,我已經好久沒見過這樣遼闊的螢火海。天氣漸漸暖和,我在玻璃帳裡睡了一個好覺,偶爾看見螢火蟲隔著玻璃閃爍,分不清是夢著還是醒著?
天亮以後,我們重返表哥的獵人營地,不舞的阿姨帶來許多花葉植物,立刻將簡單的遮雨亭和石桌布置得像南歐餐廳。一段小小上坡的櫻花步道已修建完成,據說 12 月到 1 月是櫻花盛開期。而我們在享用山中現採食材的美味時,圍繞身邊的則是結實累累的李樹。獵人表哥珍重取出釀造多年的李子酒,濃醇好喝,還送了我們好幾大袋李子,回到臺北後,我做了一甕李子酒,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備受期待的廁所終於完工,大家起鬨叫我剪綵和命名,我為它命名為「雲起軒」,借用的是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典故。到了山上才發現,沒帶剪刀也沒綵帶,如何剪綵?我靈機一動,就用捲筒衛生紙拉一條長長的綵帶,手刀一剪就好。完成了雲間廁所的剪綵儀式,就可以去走山間步道了,這一回,丹尼芙可以走得很遠很遠,直到白雲深處。●
張曼娟 曾經在大學當教授許多年,曾經在香港擔任臺灣文化代表;曾經出版過締造紀錄的暢銷書,如今想回歸到沒有定位的狀態,好好過日子。喜歡旅行、觀察、發呆、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