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日常


在焰火與鍛敲中
鑲進每個獨特生命



┃隙裏有光┃



%E4%B8%BB19



芝穎,金工創作者。臺南人,就讀產品設計系,卻對選修金工課程更加著迷。2016 年為報名市集而急忙構思「隙裏有光」品牌名稱。喜歡官田如東部清幽,興趣是種植花草,偏好仙人掌和樹木,最近開始種光蠟樹為讓附近獨角仙食用,偶爾與朋友相約爬山。創作時太專注而放大的孤獨感,最近逐漸因為享受其中而不太在乎了。




時序來到溼冷多雨的 11 月,為了抓緊漸漸縮短的日光,我在正午抵達臺南,天色不如記憶裡的南方豔烈燦爛,雲隙裡卻仍透出微微的亮。官田渡仔頭離市區四十分鐘,車程其實並不太長,卻像掉進另一個時空,沿街傳統檳榔冷飲小棧,阿嬤穿著花袖套剝著剛出爐的菱角不忘探頭張望,時間刻度確實緩了下來,路邊野貓也被曬得蓬鬆慵懶。

工作室藏身鐵皮屋工廠裡,步伐得避開大型機械和四散的材料零件,走道盡頭即是芝穎敲打創作的小房間。回想第一次嘗試金工,芝穎眼神通透,「我被金屬的特性迷住了,它是很堅硬的,加熱後卻非常柔軟,甚至回到液體狀態,冷卻後又隨我敲打的紋路成型。」比起主修科目產品設計,金工能安放更多想像。畢業後曾嘗試古董修復,反覆將國外的首飾修整填補,卻察覺內心深處仍有著想自身產出的意念,於是搬回臺南,站在原點重新出發。



DSC06002

%E5%89%B5%E4%BD%9C%E8%BF%911


以生活器物為主,第一件作品小湯匙是拼湊過去積累的技法而成。「我用整塊扁平的金屬敲成管狀,連接處會有條自然的縫隙,是它原始的痕跡。」不多加打磨讓接點平順,那條縫隙領著芝穎通往未知,若從管子裡向外看,就像天空出現一道裂痕竄進光芒,又像人們看著她作品時眼角流出的光,依著意境取名,並在小角敲上「光」字記號。烈火下的黃銅,被猛烈尖細的火苗刷上赤紅,圓鈍則使斑點氧化深黑,彷彿是火選擇了駐留何處,金屬也隨之鼓起、下沉,如呼吸般流動。「以前的我會用砂紙磨平拋光,現在是刻意讓作品留在這個半成品狀態。」細看不工整,實是停滯最好的階段為終點。



%E5%89%AF43

DSC05693

%E5%89%AF52


起初埋首老家創作,時常心繫進度而在深夜起身,某次隔壁鄰居無心一句:「你們家在施工嗎,要多久會結束?」她才開始四處尋覓,和三位分別製作手工刀具和裝置藝術的夥伴進駐鐵皮屋。小房間早期是工廠辦公室,鑲有一面如售票櫃檯的透明玻璃,棉麻布簾柔和了室內光線,讓金屬的鎚痕和凹凸陰影更加清晰。機具集中兩坪大的半圓形內,這區敲打外緣,轉身又能接續鋸裁和繪製草圖。



%E5%89%AF94


「官田給我的感覺很像花東,步調慢、生態豐富,到熱鬧的地方至少二十分鐘,讓我更專心做好一件事。」早晨到附近傳統市場吃早餐,總在美芝城和油麵豬血湯之間選擇困難,有餘裕再繞到跳蚤市場挖寶,回到小房間後開啟一日工作。不時耳邊傳來貨車呼嘯而過,對比一旁居民悠閒地騎著腳踏車,芝穎喜歡伴著夕陽欣賞這奇特景象,像在時光流動的間隙裡,獨自定格此刻。

若您要繼續閱讀,請先註冊為小日子網站會員! 前往註冊頁面。




 許馨仁
 Rafael Wu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