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05 I Can’t Live Without Café
想成為一種日常與必需
讓來人靜靜與自己對話
文 Gill Li 攝影 簡子鑫
┃ 幻猻家珈琲 ┃

阿輝 與 Ben、恬琳與安弦一同經營幻猻家珈琲。談起咖啡話語間有著他人沒有的感性成分,希望每一杯都能帶給別人一些能量與慰藉。少時因熱愛文學畢業後到獨立書店工作,自己開店後也保留了一櫃書架,放滿自己所愛的書籍,說到最愛的作家那一定是太宰治。
記得是大四的時候,交換學生去了奧地利,那年寒冬,飯店早上只提供熱咖啡及冰果汁,喝了整整一個月的熱咖啡,回想起來,那應該是機器沖出來的便宜咖啡,但回臺後喝咖啡就這樣變成習慣,想成為咖啡師的種子也在那時種下。畢業後到水牛書店工作,認識了 Ben、恬琳與安弦,三年前大家相繼從獨立書店離開,我們思考著,有沒有一個地方能把心中所愛放入,把氣味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

空窗期間,我們幾度去京都取經,讓我們印象最深的是一間叫 Cake and Akkun 的小店,店主是一對老夫妻,他們只賣冰滴,老實說味道稱不上突出,但卻是人人可接受的溫潤。在轉角的店面早上八點一到客人魚貫而入,看來都是熟客,點一份早餐配咖啡,看報紙或閒聊,陽光灑進室內,四人都被那樸實的畫面澈底吸引。心想著,屬於我們的小店,也想讓來的人如此自在又放鬆,日常且必需。
咖啡館落腳在大稻埕的巷弄裡,第一次遇到這棟建築就被它的韻味深深吸引,以前曾是房東的住家,空間裡盡是生活的痕跡,雖是單面採光,卻增添了時代該有的神祕。我們小心翼翼地保留原況,牆面漆上深色調的綠與藍,掛上光線柔和的吊燈,器皿、選書一一到位,完成這一切已是半年以後。然而我最喜歡的地方,是位在頂樓的烘豆室,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躲進來,邊看著豆子在鍋裡轉一邊思考,甚至跟客人的不愉快,都會在烘豆的過程中漸漸放下,是非常魔幻的時刻。



⇀ 幻猻家珈琲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4巷14號
營業時間:週三 12:00-18:00,
週四至日 10:00-21:00(週一、二店休)
Facebook:幻猻家珈琲 Pallas Café
┈┈┈┈┈┈┈┈┈┈┈┈┈┈┈┈┈┈┈┈┈┈┈
Cover story 105 I Can’t Live Without Café
Part 1 咖啡店就是 你我的性格相遇之處
Part 2 咖啡不只是咖啡 有甜有鹹才完美
Part 3 臺灣咖啡再升級 科學分析破盲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