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日常


擁抱紙本魅力的設計工作室



┃ Peter 張溥輝 ┃



DSC04592 %E6%8B%B7%E8%B2%9D 1



張溥輝,大家通常叫他彼得,平面設計師也是《小日子》的特約設計,作品曾獲東京 TDC 入選、入圍金曲獎最佳專輯裝幀設計獎。自小就愛畫畫,高中時第一次接觸日雜,從此深陷設計的魅力,目前主要從事書籍裝幀、音樂專輯和展演主視覺設計。工作滿檔,但仍嘗試在縫隙裡抓時間散步或吸貓調劑。近期隨手插入瓶中裝飾的綠葉,全都生根茁壯成長,意外發現自己可能是綠手指。




12 月,連著兩週陰雨,人都快發霉之際,我撐著傘來到彼得位在大安森林公園附近的工作室,雖然每個月都會因為雜誌討論而見面,卻是第一次來到他的工作室,帶著興奮又有點忐忑的心按下門鈴,畢竟正值年底結案潮,擔心將要面對的可能是一片狼籍的戰場。門開,先是淡淡線香味和輕盈樂聲探出迎接,工作室的狀態一如他作品帶給人的感覺,簡單、清爽,細看總有看不完的趣味。

眼下深深的黑眼圈顯示著他的疲累,「我最近幾天都只睡兩三個小時。」他說,語音剛落,卻又轉身忙著調整書架上的展示書,喃喃自語著:「黑色這本好像比較好看⋯⋯啊啊我喜歡這本的封面插畫!」彼得兩年前從之前的工作室搬到這裡,與其他四位設計師朋友共享空間,他特意選擇客廳位置作為工作區域,大大的工作桌緊鄰陽臺落地窗,即便陰雨天也能透進大片日光。



DSC04606 %E6%8B%B7%E8%B2%9D
DSC04617


工作桌後的大書架上擺滿雜誌、書籍,作為設計參考也是興趣蒐藏,每每購入新的戰利品,總迫不及待擺在書架上最顯眼的位置,「當我最近特別喜歡一件事物,就會希望能常常看到,被喜歡的東西圍繞心情會特別好。」公共區域也隨處能看見室友們的收藏,大部分都是老件,圓桌、矮櫃或燈具,不過最近他 們約定好不能再買椅子,不然就要擺不下了。



%E7%A9%BA%E9%96%93%E5%9C%963 DSC04515
%E7%A9%BA%E9%96%93%E5%9C%961 DSC04547


從小就有繪畫天分的彼得,一直到國中興趣欄總是寫:畫畫,夢想成為概念藝術家將動畫、電影、遊戲或演唱會的概念方向繪製呈現,以利後續創作發想與執行。,但學習繪畫技巧的過程卻讓他喘不過氣,面對畫布腦中只有空白,曾經的確信開始動搖,讓他大病了一週,直到高中在書店翻到日本雜誌,即便看不懂日文,舒服好看的排版依舊深深吸引著他,就此踏上了設計這條路,原來面對真心喜愛的事物,即便困難也不會是壓力,就算身體疲憊心裡卻是滿足的。

關於設計,彼得從不為自己訂下明確風格,有時那反而成了框架綁住自己,就如聶永真曾說過的,他期許自己擁有的是氣場,風格是創作手法的選項,可以複雜、可以簡單也可以優雅,然而氣場更像是一種邏輯思維和原則,即便說的是別人的故事,卻有著自已獨一無二的口氣。



%E4%BD%9C%E5%93%81%E7%85%A71 DSC04912
%E4%BD%9C%E5%93%81%E7%85%A73 DSC04828
%E4%BD%9C%E5%93%81%E7%85%A75 DSC04904 1


接案至今已五年,經手的每一件案子都仍讓他感到興奮,「完成設計很開心,但我永遠都在期待下一個。」雖然每天過著幾乎睜開眼就得回覆訊息的生活,吃飯、休閒或是買生活用品都得想辦法穿插在一件件工作的縫隙之間,但對於能將興趣作為工作他依舊感到甜蜜,「設計好玩的地方就在於永遠不會感到無聊,因為生活處處都是靈感,有哪份工作可以這樣呢?」他如此說道,雙眼閃亮。



088 %E4%BC%91%E9%96%92%E5%9C%961 DSC04636 %E4%BF%AE
%E4%BC%91%E9%96%92%E5%9C%962 DSC04731


對他來說,設計就像是金繕工藝,無論是做書封、專輯還是其他平面設計,都得先把作品敲碎、消化後,再一片片拼回去,如同職人手藝,有著那麼一點點個人主觀意識,同時也在其中留下了一些些自己的靈魂。●



%E7%A9%BA%E9%96%93%E5%9C%962 DSC04840




 劉亞涵
 Kris Kang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