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旁的編輯事 106 ✎_
房間 是我收納自己的地方
本月值星 劉亞涵
說到房間,我一直到大學才真正擁有自己的房間,在此之前都是跟大七歲的姊姊一起共用。小時房裡是上下鋪,我睡在上鋪,因為小學生和高中生的差距實在太大,老實說,那時候跟姊姊並不是太熟,上鋪窄窄的單人床,對於小小的我來說,就是房間全貌了。每天睡前最重要的事就是把娃娃圍著床鋪擺好,有爸媽送的、姊姊不要的、還有曾經紅極一時的麥當勞 Hello Kitty,每隻娃娃我都有取名字,也有固定位置,晚上還會輪流跟它們說晚安,現在想來,真不知該說可愛還是可怕呢(笑)?
小六時搬了家,上下鋪變成了雙人床,視野不再是距離天花板不到一公尺的小小天地,半夜翻身還會不小心撞到一旁的姊姊,被打斷的睡眠頓時化身滿腔怒氣與恨意,要打架嗎?還是繼續睡呢?最後總是睡意勝出。那時的房間依舊以姊姊為主,她喜歡什麼我就跟著喜歡什麼,對於國高中都只會念書的我來說,房間就只是個睡覺和讀書的地方。
後來因為奶奶的離開,家裡空出了一房,於是升上大學後,我不是搬進宿舍,而是第一次搬進自己的房間,興奮也有些緊張,雖然只有三坪左右,但究竟要怎麼填滿它,有點手足無措。就先決定好床的位置吧!然後是書桌、衣櫃、書櫃,還沒有太多布置概念,總之先把目前擁有的所有書籍、娃娃、從小累積的莫名奇妙的雜物全都上架。亂無章法的開始,還算有點樣子,漸漸開始迷上布置房間,每隔一季,就會想要變動配置,腦中想著這次要怎麼擺放呢?就興奮得睡不著,天一亮立刻動身。
這個習慣即便搬出來住後依舊持續著,每次的重新配置幾乎都會丟掉兩大袋物件,但若要分派別,我絕不是極簡那邊的,依舊熱愛小物、玩偶和任何會讓心情好的東西,回憶也總捨不得丟,第一次一個人出國旅行的機票、朋友寄來的明信片、出差的紀念品 ⋯⋯,回憶只會愈來愈多,能通過一次次淘汰留下的,都是我能立刻從茫茫腦海中抓住理由的物件。
這個月去了回聲樂團主唱柏蒼的房間,他說他的房間總會自然長出一面牆反映當下的自己,我在內心狂點頭,因為我也有著這樣的一面牆,隨著時間愈長愈大,無法預期它的最終樣貌。總是窩在房裡創作的柏蒼,認為房間是他與世界連結的起點,對我來說,房間是我帶著世界回去的地方,把曾經走過的角落、留下的痕跡,通通收納在這裡。
我不是一個很愛窩在房間裡的人,但每每打開燈的那刻,能被熟悉的溫度填滿視線,心就會感到無比滿足。●

劉亞涵 小日子編輯。喜歡聽故事,寫稿時會進入聽不見的真空狀態。總愛在死線前掙扎的拖延症患者。一年前收編了隻小貓咪,開始了四女一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