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不討喜】1+1 的創作能量 為靈感找到安適所在

工作室日常 貓王不討喜

 游姿穎
 鄭弘敬

 

林貓王(右),音樂狂熱分子。曾任音樂雜誌《HINOTER》主編,也為多家雜誌撰文,經營部落格「音樂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現為駐場 DJ 與音樂企劃。
不討喜(左),插畫設計師。大學念商品設計,因為接案開始畫插畫,以黑白色調為創作筆觸,2009 年和林貓王成立「貓王不討喜」夢想工作室,並發展自營品牌,現以插畫、唱片與商業設計為主。

 

DSC 4581 %E4%BF%AE%E7%98%A6

 

緊臨著山河海,淡水這個迷人的城鎮,總是吸引許多創作者移居於此。嗅聞著鹹鹹海水,走在遊客如織的河岸步道,經過連鎖咖啡店後,拐個彎,循著門牌,找到了外牆被海風侵蝕得有些斑駁的白色公寓,爬上三樓便是林貓王與不討喜的住家兼工作室。

林貓王的部落格「音樂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是許多七八年級生的音樂啟蒙,總是喜歡看著上頭介紹的西洋歌曲,一首首播放,探索著自己的音樂緯度。網頁上可愛的小胖子插圖,就成為樂迷心目中對版主的標誌印象,後來才知道這是出自插畫家不討喜之手。

 

DSC 4754
工作室離淡水河岸僅有幾分鐘距離,工作累了,兩人就一起到岸邊晃晃。

 

原本只是各自做著喜歡的事,從事 DJ 和音樂企劃的林貓王與插畫家不討喜,在2009 年決定共同成立品牌,一位負責文案,一位負責商品及插畫設計,是男女朋友的兩人理所當然地一起工作、生活。兩年前有感於中年危機,兩人從市區搬到遠離城市的淡水公寓,試著重新調整生活步調,而家中的一間房,便劃為共同工作室。

兩面開窗的空間,不大卻明亮舒適,拉開窗簾便是愜意的小鎮風光,是他們一眼愛上這裡的原因。依英文字母順序排列的 CD 櫃與混音設備坐落一側,一看就知道是林貓王的工作區,另一邊的大方桌擺滿顏料、畫筆與畫冊,原來是不討喜的創作天地。

 

DSC 4767
從接近出海口的地方眺望,對面觀音山的綠意與海風的輕拂,讓人暫時忘卻煩惱。

 

屋子裡,隨處可瞧見彼此的創作軌跡及生活靈感。像是不討喜筆下如細菌般存在的「黑衣人」,以明信片、徽章、吊飾等面貌,出現在工作室的牆上、廚房和客廳。而「胖子傷心的所在」系列畫作裡的主人翁,帶著小小憂愁的圓臉,也成為走廊一抹逗趣風景。當然林貓王最愛的樂團、唱片海報及酷卡,也依照著顏色、大小點綴白牆,趣味盎然卻毫不違和。

兩人一起工作時,狀態往往是一動一靜。DJ 工作離不開音樂,林貓王每 天都得大量地聆聽,有時同一段旋律要重覆放幾十遍,才能找到最對味 的感覺;剪音、混音,跟著節奏 groove,逐漸進入無我的境界;一旁拿 著畫筆畫圖的不討喜,則老神在在,安靜地用黑白線條勾勒人物。缺乏 靈感或感覺疲累時,兩人會出門走到河岸呼吸新鮮空氣,有時也會騎著 機車到北新路上,吃一碗香噴噴的臭豆腐,用美味療癒身心。

日子過得緩慢鬆散,品牌卻已匆匆走過八個年頭。「其實我們是一個不長 進的品牌。」兩人都笑稱自己懶散,商品開發得慢,林貓王更糗不討喜, 說她像「小丸子」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不討喜解釋:「創作的人都想做 當下喜歡的事,我想嘗試的東西太多,像之前學絹印,現在學拉坯;商 品開發也是,推出了什麼就代表那時在著迷什麼。」從海灘拖鞋、3D 胖 胖賀卡到徽章、貼紙、T 恤,無論哪種商品,筆下圓圓蓬蓬的小人物, 總會以自嘲式的幽默化解生活中的小糾結。

現在的兩人依舊按著各自步伐緩緩前進,推廣喜愛的音樂,嘗試不同的 創作風格,就像夕陽下淡水河的海浪跟著微微海風,為工作與日常拍打 著輕鬆而明亮的節奏。●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