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家創作日記   ⊕   羅寗與黃鼠狼 Ning & Weasel



與黃鼠狼棲身在
日常風景裡



%E7%BE%8E%E4%B8%8D%E7%BE%8E%E6%97%A9%E9%A4%90%E5%BA%97 scaled




從小是典型的讀書小孩,住在都市的社區大樓裡,不太去注意周遭發生的事情。是直到大學畢業前去加拿大二個月的時光,所經歷到的文化衝擊,讓我回頭思考,該如何和外國人分享我的家鄉?因此我的插畫作品並不是一場對臺灣社會的懷舊,而是一場全新的探索。我開始去觀察在各式場景裡生活的人們,他們在和誰互動?又是怎麼過日子的?






%E8%83%96%E5%85%AC%E5%85%AC%E8%A5%BF%E9%BB%9E%E9%BA%B5%E5%8C%85%E5%BA%97 scaled
%E9%98%BF%E9%A6%99%E4%B9%BE%E6%B4%97%E5%BA%97 scaled




我習慣在全職插畫工作之餘去散步,除了當作調配生活的節奏外,更是我找尋創作靈感與素材的方式。街道上的看板、穿梭巷弄裡的發財車廣播、或是牆壁上貼著的充滿臺式諧音梗的幽默海報。常聽到有人說臺灣街景的顏色或招牌很醜,但我覺得這些事物無關乎好壞或美醜,而是一種眾人在時間上的累積,或是生活下的磨練。










黃鼠狼在我從事插畫創作之前,就很常出現在我的日記繪畫裡。我也覺得這個角色像是自己,是如替身般的存在。但隨著創作過程,黃鼠狼這個角色從我身上漸漸地獨立出來,有了自己的宇宙,活在場景裡,與畫面裡的人一起生活。也開始有讀者會關心黃鼠狼下一次會出現在哪裡,又做些什麼事情?於是這個角色開始長出自己的血肉,讓插畫的世界更加立體。






%E5%B7%B7%E5%BC%84%E4%B9%8B%E8%81%B2 scaled
%E6%87%87%E8%AB%8B%E6%94%AF%E6%8C%81 scaled




我是個害怕失去的人。以前在畫臺北大稻埕時,經歷了永樂市場上招牌的拆除與消失,讓我發現,自己對於場景的情感連結,除了創作的當下之外,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地在變化的。這個系列我取作《活所在》,可以把活看作是動詞,是對於一個地方共有的記憶或經歷的重新召喚,活所在,沒有限定在哪裡,生活的當下本身,便是創作的安身之處。●








文 林家豪



羅寗與黃鼠狼 Ning & Weasel 從事插畫和平面設計工作的自由接案者。主要的靈感來自生活人事物,喜歡散步,觀察日常細節,並將之融入創作。筆下的角色「黃鼠狼」,時常漫遊於作品畫面之中,也帶領著觀者,一起找尋在場景裡的共同記憶。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