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記憶的庶民甜點


一份情懷 嘟嘟糕


No.117「點心時刻」嘟嘟糕

文、攝 藍郁




有一股香氣蘊藏童年的味蕾記憶,結合了斑蘭葉、米糕和椰子絲在蒸鍋中所散發出來的陣陣幽香。小時候和大人們一起吃嘟嘟糕是簡單的幸福,記憶猶新;現在要找尋這熟悉的味道,有是有,但不多了。


嘟嘟糕是新加坡極為獨特的庶民甜點,甜而不膩,老少咸宜,飯前飯後皆可食用,最好趁熱吃。嘟嘟糕以往在流動夜市和街角常有兜售,屬街邊小吃。由於早期用火炭蒸鍋,蒸熟後會發出嘟嘟聲響,因此稱之嘟嘟糕。另一說法是嘟嘟糕以前用手推車沿街叫賣,嘟即閩南語「推」之意,便順理成章稱為嘟嘟糕。我們同時習慣稱它為 Tutu Kueh (Kueh,念龜,馬來語「糕」的意思),也無比親切。


嘟嘟糕小巧精緻,一個掌心般大,無論名稱抑或形狀皆討喜。雪白的表層內有椰子絲或花生碎餡料,做法看似簡單,卻是一門很考驗功夫的手藝。先將米粉鋪在花瓣形狀的模具上,加入餡料後再填上另一層米粉,隨即用紗布蓋上以保濕氣;在蒸鍋里蒸熟後,再把嘟嘟糕放在斑蘭葉上即可享用,整個步驟不到一分鐘。製作嘟嘟糕還有「四不」原則:不黏牙、不哽喉、濕而不軟、乾而不硬。




No.117「點心時刻」嘟嘟糕
No.117「點心時刻」嘟嘟糕


嘟嘟糕含有歷史底蘊,約 1930 年代,從中國福建省南下新加坡的過番客將家鄉的傳統鬆糕加以改良,融入了南洋食材如斑蘭葉、椰子、花生等,製作出這道暖心甜點。有意思的是,售賣嘟嘟糕的一般皆以「陳」氏為招牌,這是因為創業者們來自同個福建陳氏村莊,落戶新加坡後,他們攜手打拚,各自經營嘟嘟糕生意,如今接手的已屬第二、三代人了。


嘟嘟糕僅在新加坡才吃得著,目前全島不到十攤在售賣,所幸住家附近的舊購物中心仍有一攤老字號。那天買了六片(三片售價新幣二元,約新臺幣 42 元),味道和童年吃的一樣芳香爽口,齒頰留香。攤主陳玉英自十多歲便跟隨父親無牌照沿街叫賣,後來才進駐購物中心開業。她感嘆現在租金高漲,生意難做,而且製造嘟嘟糕器具的老師傅不在了,嘟嘟糕也就愈來愈不普遍。


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口味,嘟嘟糕近年加入巧克力、紅豆,甚至還有梅菜、辣椒螃蟹等餡料,花樣百出。我這個老派仍忠於傳統的椰子和花生口味,那才是童年最樸實的味道,並感念這一份濃濃的古早情懷。●




No.117「點心時刻」嘟嘟糕





藍郁 新加坡人,曾任平面設計師,現為自由撰稿人。平時喜歡走走看看,用旁觀者的視角探索城中事。認為能夠睡個優質的午覺乃人生樂事。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