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18   Just Another Day in Hengchun


好要分享給所有人
那就用歌聲傳遞我的所有


 Peas Lin   陳健豪



┃戴曉君┃


%E4%B8%BB1 1

戴曉君 屏東縣牡丹鄉石門部落排灣族創作歌手,從大學時代的金屬搖滾風格,回鄉之後與恆春民謠隊、MAQATI 音樂祭激盪的火花,逐漸轉變了音樂風格。創作保有原住民曲調的架構,融合了民謠與世界音樂的獨特曲風。2016 年首張個人創作專輯《順著河流走》、2019 年發行第二張創作專輯《裡面的外面》分別獲金曲獎項入圍肯定,今年以南島音樂計畫「小島大歌」專輯《Our Island 我們的島》入圍第33 屆金曲獎兩項提名。





我很幸運,從小能在部落長大,到了國高中的年紀時,迷上了音樂,高中時和兒時玩伴組了樂團,就在我家門前這塊草皮上,每年過年時準備一場演出給家人朋友看,單純覺得這樣很酷,也沒想到這個演出持續到後來變成小型音樂祭的形式,我們命名為「MAQATI 音樂祭」,是排灣族語中「可以啦,我一定可以」的意思,持續舉辦至第11年,從原本的搖滾電音趴轉型為以部落傳統文化為精神傳承,就將年輕人的音樂祭獻給部落,並更名為部落名「Kapanan 音樂節」,這就是我與音樂的起點。

剛從大學畢業時找到了醫學院助理的工作,那時得意洋洋,認為自己在外面成功了,領到第一次薪水時還回部落請客,但做不到三個月試用期就被開除,當下陷入深深的茫然,家鄉朋友知道我唸幼保科,便推薦我回鄉做小學代課老師,教學期間常帶著孩子們玩音樂,被一位做校園巡迴的故事媽媽介紹到恆春民謠館,原先我有點抗拒,我是rocker 欸,只想再玩樂團,想著先去看看也好,我帶著一顆木箱鼓,第一堂課就認識了已在天堂的國寶大師朱丁順阿公,阿公問我會什麼樂器,我就開始打給他看,接著阿公演奏月琴,第一堂課就這樣jam了起來,阿公還用錄音帶錄下,錄完A面時我已經累了,還翻過B面繼續錄,我深深被阿公的熱情和執著厭動。在接觸恆春民謠的同時,也發現許多音調與排灣族古調有相連之處,讓我忍不住興起學習月琴的念頭,想找出恆春半島多元族群的關聯,心態逐漸從玩搖滾才是帥的絕對值裡變得對音樂有了更開放的想法。



%E5%89%AF%E5%9C%961
%E6%9C%80%E5%BE%8C%E5%A4%A7%E5%9C%962 scaled


後來我的母校車城國中有教職的缺,主任得知我回鄉後,直接幫我報名應徵,聽到是特教班時其實又詆到猶豫,能不能勝任這個工作毫無自信,後來當然還是去了,實際接觸到這些孩子們後,深深體認到他們的靈魂如此純粹美麗,你只要給予許多許多的愛,他們就會回報更多的愛,以往頗有脾氣的我,回鄉後,重新也重心地慢慢認識自己,發現過去並不知道的自我,找到內在的包容、理解與穩定。



%E5%89%AF6 1


接著自己摸索寫出的第一首族語歌曲〈音樂成年禮〉,拿下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首獎全不在我預期,各種邀約接踵而來,反而變得對自己充滿懷疑,覺得我根本不懂怎麼做音樂,還有辦法寫出其他歌嗎?面對這些壓力,當時剛好流行前往澳洲打工度假,我選擇了逃跑,到農場打工換宿,某夜在牧場的車屋裡,遇到大颶風,第一次鄉愁找上了我,外頭的狂風暴雨讓我想起八八風災部落回不去的家園,靈感也突然而生,那瞬間我好像終於知道該怎麼創作,一直困著我的迷霧散開了,一年後,我放下迷惘回到故鄉,心從此能安放在部落。



%E6%9C%80%E5%BE%8C%E5%A4%A7%E5%9C%961
%E5%89%AF4


在排灣族語裡,兄弟姊妹叫「kaka」,即使非血緣關係,只要你認同他,他就是你的「kaka」,而你們也應當要彼此照顧,排灣族裡很多事物不分你我,當我們覺得什麼東西是「好的」,就會想把那個好分享給其他人,這樣的部落慣習不管是社區大學的阿公阿嬤、特教班的小天使,還是部落裡的族人都讓我深深感受到「好」是要共享的,這也成為我創作的目的,藉由音樂,把自認的好散播出去。



%E5%89%AF12 1
%E5%89%AF11 2


去年我爸爸過世了,他說,如果生命能重來,他要過簡單的日子,蓋一間小屋,自給自足,我想繼承他的夢想,目前正專注完成這件事,幾乎花光了積蓄,和表哥在爸爸留下的土地慢慢地完成這間小屋,並準備蓋一間屬於大家的聚會所,邀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生活,為了建房必須砍掉二十年的造林樹(茄苳樹),這天是我最難熬的夜晚,我戴著頭燈忍不住抱著這些樹哭泣,對它們深感抱歉,部落kaka 聽了只告訴我,不要難過,想辦法使用它們的身體,就能和它續緣。想想這就是我,在這塊土地汲取養分成長,也把自己的根拔除過,但我找到了把自己得到的好傳遞、同享的載體,就是我的歌曲,我的音樂。●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