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19 Have a Nice Weekend
和伴侶在山裡享受獨處時光
讓自然將心的稜角揉平
文 Gill Li 口述 阿泰呆呆 攝 Tai Tai LIVE WILD
┃阿泰呆呆┃

呆呆 與阿泰一起經營社群平臺「TaiTai LIVE WILD」。在成為KOL前為唱片平面設計師。兩人皆熱愛登山,但不熱衷收集百岳,最常去爬的是家後面的大肚山。笑說大山與家山相比,像是米其林餐廳與路邊攤,若要去爬大山,事前準備、預定山屋、天氣查詢都不可少,但是家山就是:啊!今天天氣不錯,那就出發吧!談及理想的週末,她說要上警語,疫情期間愛上追劇,感覺很不outdoor。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所謂週末,並不一定是一個禮拜的結尾,是在忙碌工作之後自由掌握的假日。不定期,有時短有時能偷偷延長,只為讓身心靈得到澈底的休息與釋放。
跟阿泰一起變成KOL之前,我一直是接案的唱片平面設計,晝伏夜出,最大的運動大概是去看演唱會吧。阿泰在臺北的一間公司上班,常常加班,是標準的社畜。那時他的週末固定在禮拜六日,放假就耍廢,偶爾去郊山走走。後來我們在日本的音樂祭相遇、相 戀,在人生低潮時一起去了PCT(註)。
從PCT 回來後,生活有了巨大的轉變,成為 以文字維生的自由工作者。我們幾乎沒有週末,沒日沒夜地工作,有時上山走走,內心卻覺得自己有任務在身,忙著記錄、拍照,而忘了去感受,總是想著產出的東西是讀者想看的嗎?偶爾夜深人靜看著演算法自我懷疑,時間久了,感覺自己處在很不健康的狀態。

後來我跟阿泰決定,明確規定好上下班時間,作息也盡量正常。通常沒有工作的日子就是週末,或許很多人會以為我們理想的週末一定是走進山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其實那只是其中一種,我們最常做的事與一般人無異,起個大早,放音樂,展開居家掃除。
我常說,打掃與登山很像,是一種無聊且重複性的勞動,這種時候最適合放空。把家裡的物品一樣一樣歸位,將角落整理得一塵不染,像是通向另外一個時空的儀式感,雖然在同個空間,卻擁有了截然不同的心情,然後兩個人一起窩在沙發上,我追劇,他打電動。

若是休假日落在平日,我們會規畫登山或露營,家裡成員兩人四貓,顧及彼此的生活步調,一天至兩天最剛好。週間的營地悠閒和緩,擁有的空間相對寬敞,在面向風景的位置紮營,拿出音響讓音樂包圍,約定要吃得簡單,讓自己不忙,就是慢下來。
我們很享受生火的過程,撿柴、劈柴、起營火,聽著木材霹啪聲響,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然後沖咖啡、看書、放空,我會把在城市裡來不及看完的劇,伴著舒服的氛圍看完。同樣的事情在山裡做,跟在家裡做,感覺還是很不一樣的,在大自然裡身心會被調整平衡,做什麼心裡都柔柔的,沒有稜角。

作家劉克襄曾說過,住處附近的山稱為家山,隨時歡迎所有人輕鬆寫意、沒有目的的健行,上山不為了登頂,或期待著什麼風景,就只是走進山裡,日常般地行走,它是屬於大家的。大肚山就是我們的家山,山系廣,路線多,當在城市裡感到匱乏時,家山是最好的補給站,下午出門看個夕陽,回來剛好吃晚餐。踏上剛定線完的古道,走進過往他人日常的遺跡,想像著曾經的生活風景,明明也不過數十年,自然又再度吞噬了文明,神祕安靜又巨大的能量,使一切躁動皆能平靜。

我們做什麼事都一起,但爬山時幾乎不聊天,踩著各自的節奏,駐足在不同的風景裡,這是不用言說的默契,也能呼應我們的生活。忙碌的日子過後,獨處很重要,不一定是一個人處在某個空間,而是將身體、心靈、時間挪出空白,就像打掃,也像登山。
我想理想的週末,不一定要侷限在何處,有時在山裡,有時在溪邊,有時就在家裡,可以一個人,但你知道回頭時,愛人會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