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上午靜謐時光裡
感受歲月在洋房裡流轉


一場相遇 新加坡植物園


%E8%97%8D%E9%83%81 %E6%96%B0%E5%8A%A0%E5%9D%A1%E6%A4%8D%E7%89%A9%E5%9C%92 22

文、攝 藍郁




到植物國除了能認識各種花卉,還能靜心欣賞老建築。頂著世界文化遺產的光環,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上首個熱帶植物園的美譽,擁有 163 年歷史的新加坡植物園近年不斷擴充,最新景點即兩幢英國殖民地時期所建造的大洋房,如此方能一窺新加坡的豪華私宅。


我在一個多雲的早晨來到植物園,由於兩幢建築非處於園區中央,需要走點遠路才能抵達,無疑增添了一些野趣。占地八公頃的格洛擴展區(Gallop Extension)包含雅柏拉(Atbara)及英華哲瑞(Inverturret),兩幢舊屋遙遙相望,風韻猶存,彷彿置身英國莊園的閒情雅緻中。值得一提的是,其建築名稱皆和河流有淵源。雅柏拉源自非洲束北部的一條河流,穿過蘇丹,英軍曾在那裡的戰役取得勝利;英華哲瑞則讓早期旅居新加坡的英國人聯想到蘇格蘭高原的河流,一解思鄉之情。




%E8%97%8D%E9%83%81 %E6%96%B0%E5%8A%A0%E5%9D%A1%E6%A4%8D%E7%89%A9%E5%9C%92 3


舊洋房氣派非凡,曾用作法國大使館與大使官邸,後來廢置多年,直到 2015 年由國家公園局接管。經五年修復,建於 1898 年的雅柏拉於去年成為植物探秘館,通過展覽讓訪客認識樹林生態,也推動熱帶雨林生態研究。1906 年建成的英華哲瑞則是島國首個永久性展出植物藝術品的藝廊,展示植物學古版書籍、水彩繪圖與植物工筆畫。




%E8%97%8D%E9%83%81 %E6%96%B0%E5%8A%A0%E5%9D%A1%E6%A4%8D%E7%89%A9%E5%9C%92 11 1
%E8%97%8D%E9%83%81 %E6%96%B0%E5%8A%A0%E5%9D%A1%E6%A4%8D%E7%89%A9%E5%9C%92 9


這兩幢建築雖風格迥異,卻都蘊藏諸多建築細節,讓我這個建築迷怦然心動。由新加坡的陳家毅建築事務所操刀,保留了舊建築結構再添加新元素。這些英式的典雅建築在南洋「入鄉隨俗」,注入東南亞常見的浮腳樓(以防水患),拱門展現歌德式及摩爾式風格,包括五葉形設計,頗具特色。


遊走在這兩幢舊樓之間,有種時光倒流的況味,遙想舊時代的風采,屋主當時常設晚宴待客,多少政要與上流人士在此留下足跡。歲月荏苒,如今修復為展覽館,開放大眾參觀,老建築華麗轉身,背負傳承的使命。




%E8%97%8D%E9%83%81 %E6%96%B0%E5%8A%A0%E5%9D%A1%E6%A4%8D%E7%89%A9%E5%9C%92 12 1


我尤其喜歡兩幢舊樓之間的草坪,綠意盎然,佇立著幾顆壯碩的老樹,不少家庭在樹蔭下席地野餐,小朋友們在曠闊的園地嬉戲奔跑,難得有這樣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釋放無窮精力。


那天原本打算逗留一兩個鐘頭,卻耗上一個上午的時光品味建築之美及咀嚼展覽信息,為之充實。植物宛如大自然所塑造出的藝術品,千姿百態;沐浴之中,竟是絕美的相遇。●









藍郁 新加坡人,曾任平面設計師,現為自由撰稿人。平時喜歡走走看看,用旁觀者的視角探索城中事。認為能夠睡個優質的午覺乃人生樂事。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