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家創作日記 ⊕ Rainy
一杯咖啡曾為我解憂
我用插畫報以感謝

多年前獨自到臺中讀大學的我,把日子過得渾渾噩噩的,總是一個人到咖啡店最角落的座位喝奶茶、做作業,一直到某次店員主動遞上了一杯手沖咖啡:「不好喝的話,這杯我請。」看似隨口的關心,卻成為牽起這段友情的契機,我們意外地成為了談論咖啡事的摯友,然而我卻發現咖啡店經常門可羅雀。

惦念著這份友情,我以繪製咖啡店外觀並分享到社群,來幫店家曝光,以咖啡店外觀為主題,是因為外觀不僅象徵著來者對店舖的第一印象,也象徵著店長的人生里程碑,更反映出店長的性格愛好。我也會重複畫一些店,當店外的植物茂盛了、牆面斑駁了、木頭出現刻痕了,或是店員增加減少了⋯⋯,我希望自己能為這些歲月逝去裡堆疊出的珍貴痕跡留下紀錄。



這些作品漸漸發酵,吸引到更多目光,於是我開始幫不同店鋪以明信片留下印記和記憶,從全臺灣到跨越國界,始終都是以水彩為繪畫媒材,因為水彩的漸層與渲染效果柔和,總能帶給觀者溫暖、舒服的感受。而即便從鉛筆稿到一張作品完成至少都需花費二十至三十小時,我仍堅持手繪而非電繪,只為了讓每張作品都像每間店一樣獨一無二。



後來我更嘗試當一個神秘客,在吧檯主動與店家攀談,過程中,不僅了解他們的理念和故事,也發現許多來喝咖啡的人是陷入低潮的,就像當時的我,個性孤僻也沒什麼朋友,卻曾因為一杯咖啡交到了知己,我想,如果你也願意卸下心防,接受店員的關心,有時候咖啡店能給你一些寬容和理解,也許就會改變你當下的狀況。

如果說咖啡店是為往來寂寞的靈魂提供溫暖慰藉,我便希望能描繪出這間店的靈魂,成為牽起人與人、人與店之間感情的橋樑,為這個冷漠的世界注入一些暖意,這麼做是因為我相信即便當今網路上各種資料都豐沛齊全,有些美好事物仍是無法透過網路傳輸收穫的,那會是什麼?我想就是友情。●
文 張妤瑄
Rainy 林靖博,新竹人,現居臺中,筆名 Rainy 是因為喜歡雨天,持續用繪畫與咖啡店結緣,創作核心是描繪出店舖的靈魂,平時除了喝咖啡,也喜歡登山野營。(IG:Rainy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