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新舊光譜間的蓬勃生機 2024 竹博覽會宣告次世代竹浪潮席捲而來
小日子 x 2024 竹博覽會

生意盎然的春天,正是不同品種的竹子陸續開始抽芽、恣意生長的季節;與此同時,第一屆臺灣竹博覽會隨之展開,跨越縣市上演竹的文藝復興。以次世代竹為名,從微觀到鉅觀,揭示竹之於生活、之於生態,在全球減碳浪潮下將重新回到世界舞台中心,如同竹子飛躍般的生長節奏,迅速升高存在感。
2024 竹博覽會是臺灣首次以博覽會展呈現竹文化,融合大型竹構築作品、竹林生態園區、竹工藝創作展、音樂演奏、竹主題宴席與生活市集、體驗工作坊等多種形式,種種展出內容,皆是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蓄積多年的計劃成果。
首屆竹博覽會具有「非同步」與「去中心化」等與科技發展趨勢互通的脈絡,符合次世代竹所帶來的嶄新面貌,宣告竹產業擺脫過往沒落印象。五大展區包括新竹、南投、雲林、嘉義、花蓮皆各有獨特主張,並與當地產業、旅遊資源連結:
⟡ 新竹 #科技竹 | 竹的三次方
新竹展區位於陽明交大校區,主要展出七件大型竹構作品,表現陽明交大對於科技、建築、技術的掌握能力。作品由曾令理、郭恩愷等多位設計師策劃,以竹的韌性表現設計語彙。鄰近的新竹將軍村之竹城心村市集活動則結合竹、木及各種自然媒材創作、綠活飲食等30家特色攤商及豐富的手作體驗,市集現場亦有竹林經營主題特展。



⟡ 南投 #工藝竹 | 竹跡+
相較於新竹展區,以工藝中心為據點的南投展區,透過貼近常民生活的竹工藝品,來傳達竹工藝的細膩。此外,在搭接當代設計議題的創新話語,更有由工藝中心促成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與法國巴黎布勒設計學院雙方學生共同以竹為題的設計工作交流創作成果。以及由工藝中心團隊、東京大學筧康明研究室與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李建佑研究室,共同從光、空氣、聲音、動作的自然現象,結合科技元素介入竹材自然特質表現的共創作品。整體展區核心從用之美到藝術的生活價值,呈現臺灣工藝從工藝1.0逐步走向工藝4.0的脈絡路徑,於4/16-4/28 期間以 「匠心對話」 、「 國際合創 」及「科技跨域」 三大主題精彩展現臺灣整體竹工藝風貌。不遠處的草鞋墩雅舍廣場,亦將於4.13 – 14 、 4.20 – 21兩個週末舉辦竹好市集,讓來訪者可以親身體驗竹的各種形式,不僅期望促進當地產業推廣,也能加深民眾對竹的理解與認識,為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


⟡ 雲林 #療育竹 | 石壁竹創森園區
雲林展區以近來投入大量資源的石壁森創園區為核心,融合環境美學的理念,轉化荒蕪竹林為療癒休憩基地,同時修補過去的土地傷痕,使環境得以療癒人心,設計大眾化親民的五感體驗療癒遊程,帶領參與者深入竹林中追尋自我,


⟡ 嘉義 #構築竹 | 構竹林鐵
嘉義展區沿著阿里山森林鐵路舖開,搭配百年蒸汽火車與阿里山號車廂感受仿古時光,並由專人帶領旅客前往觀賞竹構作品。途中嘉義製材所、車庫園區、竹崎車站、梨園寮車站、水社寮車站及十字路車站等各個車站,有機置入十三件竹構築作品,體驗竹材在建築結構上多樣呈現的可能性,細細品味在不同海拔高度情境中竹構作品與環境融合的姿態與氛圍。


⟡ 花蓮 #生活竹 | 竹間天地
花蓮展區則與著名的富里稻草藝術節聯乘,運用精湛的傳承竹藝技法,將多樣的台灣里山動物一隻隻幻化成大型竹編,包括台灣黑熊、台北樹蛙、石虎、台灣狐蝠、穿山甲、食蟹獴、大冠鷲、領角鴞等,傳達出藝術家的自然之愛與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呼籲。旁邊竹生活市集精選了各種竹產品展示,從生活竹道具、趣味竹玩、竹炭多肉小品、擴香用具等等,包含多元族群的竹藝文化,展開有竹陪伴的風雅生活。




2024竹博覽會暨世界竹論壇,是台灣在竹領域的一大盛事,也是對竹文化的重新認識與重視的宣示。在這個充滿挑戰與變遷的年代,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份獨特的文化遺產,重新梳理竹產業與文化在台灣發展的脈絡,並積極擁抱未來,以新的知識與技術思考竹的未來應用,為環境與生態永續做出更大的貢獻。
ღ 2024 竹博覽會,五地共展
⇨ 展期|2024/03/16 – 2024/04/28
⇩ 地點|
嘉義構築竹展區 03/16 – 04/28
花蓮生活竹展區 03/30 – 04/07
新竹科技竹展區 04/12 – 04/28
南投工藝竹展區 04/13 – 04/28
雲林療育竹展區 04/19 – 04/28
➤ 官網|https://www.bambooexpo.tw/
➤ F B|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mbooSociety
➤ I G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bamboosociety
廣編特企 2024竹博覽會
文 / 攝 大宇宙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