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動物們
在劇場來趟想像力的逃亡


一齣戲 《大動物園》


DSC9761


許多人對動物園的印象是快樂、天真和美好,或許因為從小被流行歌曲影響,認為動物園是「一個神祕的地方,一個孩子們的快樂天堂」。但我常在想,這些被關在籠子裡的動物,牠們真的快樂嗎?動物園應該存在嗎?我們觀看這些動物的同時,動物又是怎麼觀看我們?

這些在腦袋不斷冒出頭的疑問,是在養了狗,開始關注動物的需求之後,促使我不禁思考,動物是否也和人一樣,需要適當的生活空間和多姿多采的生活,也進而去思索人與動物的關係,究竟是對等或是單方面的壓迫?就像動物園裡「可愛動物區」的羊駝,難道因為天生長得可愛,就心甘情願被人類摸頭或餵食?



%E5%A4%A7%E5%8B%95%E7%89%A9%E5%9C%92


於是我想藉著戲劇拋出一個問題,大家一起討論動物園這個機構或體制的存廢,另一方面也反映人面對不同於自己的族群或個體時,道德和集體意識的標準是什麼。議題看似很大,但回歸到劇本上,《大動物園》的故事主線其實很簡單,主要描述島上的一座動物園將搬遷,老園長也即將退休,動物園裡的員工正討論著如何因應,另一方面,動物們也暗地裡密謀著一場世紀大逃亡。

我用一種瘋狂輕快的方式去詮釋,動物和人類一樣,彼此都嚮往著一個更美好的生活之地,當動物高舉「造反有理,逃跑無罪」時,各種幽默與荒誕的情節,也反映了面對生存與變遷的我們。

捨去繁瑣的舞臺設計,我利用一個個框架當作圍欄,營造人行走在動物園時看見的景象。演員一邊飾演動物園員工,也同時扮演著梅花鹿、馬來貘、獅子及斑馬等動物,我讓他們盡情發揮想像、揣摩半人半獸的造型,有時會看見兩、三個演員,拉著一個很長的物件,拚了命揮舞扮演長頸鹿的脖子;或是彎曲著趾關節模仿猩猩吃香蕉,就像日本綜藝節目《超級變變變》,讓演員放膽去玩肢體的各種可能。

人類要如何與動物共處,我並沒有答案,卻希望透過作品,留給觀眾去思考。我想這也是劇場好玩的地方,藉由一個概念,開啟觀眾的想像。 當然更難得的是,觀眾可以和演員共同經歷一段時間,看著這群人在臺上大笑、流淚、流汗,知道那不是真的,但比起看著螢幕,更容易引發身歷其境的感受,同時在心裡留下了些什麼。●



台南人劇團-2018春天戲水《大動物園》
日期:5月11日至27日
地點:台北水源劇場







 游姿穎
 陳藝堂
口述 黃丞渝



黃丞渝 劇場導演。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臺灣大學戲劇所畢業,創立「末路小花」劇團,台南人劇團客座導演。作品有《穿妳穿過的衣服》、《水管人》等。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