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認為回家陪媽媽
是最重要的事

021

中年大叔的生活偏見 昔日叛逆文青.走過後青春期.如今是個大叔

幾乎每個大叔都有個疼愛他的媽媽,這是上天刻意的安排吧。不管是少年文青,還是後青春期,就算上了年紀成為大叔,媽媽擔心的沒什麼差別,幾十年都在提醒不要熬夜啦,不要喝太多酒,每天吃外食記得要多吃蔬菜水果⋯⋯標準不要太高啦,上次那個女孩看起來很乖,以後會對你好之類的。

話說當年大叔還是叛逆文青時怎麼可能乖乖念書,聽音樂看電影讀課外書,一路念第一志願名校的大叔好友回憶,高三那年他很慘,因為高一、高二都在混,到了高三模擬考,分數一公布他覺得完蛋了,全家上下特別是他的媽媽都認為高中第一志願的小孩一定會考上國立大學,他心知肚明目前的成績充分反映他的實力,就是比落榜好一點點的掛車尾。

他說那晚拿成績單回家和母親長談,希望母親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他兒子要重考,他母親平靜地跟他說: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如果沒本事,我們也幫不了你,如果你念私立學校要花比較多錢,我們不是出不起,但是至少你要努力過。這幾十年聽這位大叔好友不只講過一次這段故事,每次一定哭得亂七八糟,他說那晚之後他發憤念書,覺得不能辜負媽媽。後來他真的念到理想的國立大學。

大叔的人生發展總是和媽媽的期待有很大的不同

告別求學階段進入後青春期,大叔開始上班賺錢,媽媽的天職就是不斷提醒兒子不要一直換工作,要存錢,要趕快買房子,要趕快結婚,生小孩寧可早不要晚⋯⋯後來的結果往往不如媽媽的意,大叔這個難以管理的人種,就是會讓媽媽失望。

在臺灣從事創意工作的大叔,怎麼可能只待一家公司;喜歡到處旅行增加生活體驗的大叔,怎麼可能認真存錢,賺到的錢總是優先當旅費;覺得流浪比安定迷人的大叔,怎麼願意早早買個房子把自己套牢;至於結婚,大叔覺得真愛難尋,或者說喜歡的女孩總是愛別人,不是不願意進入婚姻,但是好多大叔在婚姻裡吃盡苦頭啊;生養小孩的事,大叔認為是緣分,但是媽媽覺得是義務,這件事吵了幾十年還是沒結果。

成為大叔之後,昔日的叛逆和後青春期的自以為是有些許鬆動,小時候看運動轉播時絕對不容許被打斷,媽媽總是在球賽最緊要關頭突然命令你去倒垃圾或幫她搬東西,就為了這類小事親子關係緊張無比。大叔現在完全配合媽媽的指令,因為媽媽只有一個,比賽明年還有,再精彩的比賽看重播也是可以的。

以前出差工作能在外頭多吃一頓,多跟朋友哈拉一杯咖啡的時間一定這麼做,但是從某個時刻開始,大叔想家了,不想再多花時間跟朋友去外面吃香喝辣,發自內心地覺得回家跟媽媽一起吃飯最重要。

最後分享三部讓大叔邊看邊哭的日本電影,日本導演非常擅長處理媽媽和兒子曲折微妙的情感互動,大叔我掛保證,看了一定會哭的啦: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偶爾還有老爸》,大叔看到一半就崩潰大哭

這是所有年少叛逆過的滄桑大叔必看的電影,原著作者Lily Franky把自己前半生的真實故事寫成小說,男主角由小田切讓主演,老媽由樹木希林主演,不成材的老爸是小林薰,男主角的女友是松隆子。哭點之一是男主角讀高中搭火車離家,他在火車上看媽媽跟他揮手的身影,一邊吃媽媽準備的便當大哭。後來媽媽搬到東京跟男主角同住,他努力抽時間陪伴媽媽,直到母親過世。

妻夫木聰版的《東京家族》,媽媽最擔心不成材的兒子

大叔我看的是2013年山田洋次導演的版本,根據小津安郎的《東京物語》翻拍,這類家族電影都有個不成材的兒子,本片是由妻夫木聰主演從事自由業的小兒子,西村雅彥演的大哥是自己開業的醫生。他們的父母從鄉下到東京住一陣子,某天媽媽去小兒子家意外遇到他的女友(蒼井優主演),他媽媽和女友聊得愉快。後來媽媽在東京大哥家昏倒平靜去世,他們全家一起面對這個意外,在醫院屋頂他爸和小兒子對話的那個場面真是催淚啊。

《橫山家之味》或《比海更深》都可以,是枝裕和隨便一部電影都讓人流淚

如果一定要挑一位大叔我最想追隨的創作者,此時此刻應該就是日本電影導演是枝裕和了。我看《海街日記》的前面幾分鐘就確認了這件事,如何用流暢的運鏡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我覺得他是當今第一人。2008年的《橫山家之味》講的是人生的遺憾,兒子帶著不被父母認同的妻小回家相處兩天;2016年的《比海更深》講的是不得志的中年男性如何面對人生。是枝先生說,年歲稍長才知道,追求成熟其實比成功更難。不能同意更多了。▍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