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55 We can’t live without Taiwanese food
牛皮紙包裹濃郁油飯香
手工翻攪米粒讓情感延續
|阿桂油飯|
李佳恒.花蓮人,熱衷機械和木工。四年前推著自己手工組裝的三輪攤車在路口賣起了「阿桂油飯」,覺得生活就是要每天都充滿樂趣,總以幽默方式和客人談天互動,也在庶民美食中找到人生方向。
記憶中時常裝卸汽車零件,更換水箱,安裝輪圈的這一雙手,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用它在大鍋上翻攪油飯,就像搓揉麵團越揉越 Q,一顆顆地將米粒拌勻。
自出社會以來,一直從事汽車相關行業,不論修車還是賣車,機械裝修和保養,對我來說都是家常便飯。離開工作崗位之後,我到加拿大打工遊學一年,當時在香菇農場學習採摘香菇,在當地有許多新體驗,無形中讓我看見生活的多樣性。返臺之後,希望自己的生活是充滿樂趣,而非以賺錢為目標,我開始向母親學習廚藝,並動手組裝起小小的三輪攤車,賣起她的拿手料理——油飯。
母親是家庭主婦, 平時喜歡做菜與研究食材, 只要她的油飯一端上桌, 總得眾人讚賞。剛開始學做油飯時,常和母親一起進出菜市場,討論油飯的選用食材,並反覆上網查找相關資料。
一般拌在油飯裡的豬肉肥瘦參雜,母親則以梅花瘦肉烹煮,吃起來的肉質天然軟嫩;種植在花東縱谷一帶,有著中央山脈肥沃礦物質及清澈水源滋養,孕育出的糯米香甜 Q 軟;山區少污染、氣候溫和濕潤,讓埔里香菇維持特有的亮度和香味;臺南學甲的紅蔥頭粒粒光滑飽滿結實,和市售桶裝油蔥相比,有著濃郁的天然香氣;屏東東港蝦米因河口溪流的海水鹹度適宜,每一隻都十分新鮮。
文 楊芷菡
攝 徐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