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64    Travel with Bookworms


蒐藏靈感與記憶的雜誌博物館


┃ 薄霧書店 ┃


副圖6_SPK_8621


蔡南昇  高雄人,平面設計師兼薄霧書店主理人。喜歡收藏老物件、老雜誌,也樂於分享,於2016成立薄霧書店,希望將工作室的空間開放給更多人使用。




我喜歡閱讀老雜誌,看著版面細膩的編排,用心策劃的內容,心情就能被療癒。這些反映某個時代的報導與風格,或許無法成為一本書,但藉由雜誌的整理,經過三、四十年後被保留下來,就成了我的創作養分。

最初接觸雜誌是由於工作需要。當時上臺北第一份工作是漫畫家助手,為了瞭解時下流行趨勢做為插畫參考,我開始蒐集潮流街頭雜誌《BANG》,特別喜歡雜誌中,介紹書籍或是流行物件的小專欄,因為畫的是青少年漫畫,我也會注意每個月的人物專題,模特兒身上的衣著、配飾和特殊道具與背景。


主圖_SPK_8635

在轉而從事平面設計之後,我更需要翻閱不同類型的雜誌書籍找尋靈感,開始抱著研究的好奇,慢慢地購買蒐集。而類型大多是與工作相關的平面、書籍設計,或是我很喜歡的生活風格與民藝雜誌,像是日本的《太陽》和《銀花》等。

蒐集的過程中,因為深入地接觸到許多過去經典的日本雜誌,才發現這些雜誌設計,就算經過了三、四十年,現在看來還是相當令人驚豔,內容也切實地反映了當時的情景,不但不會隨著時間過時,反而可以藉由不同主題企劃,看見時代的歷史脈絡與氛圍,對於設計師的創作與想像非常有幫助。

隨著書籍和工作量的增加,原本的工作室空間已經不敷使用,正當考慮想換間大的工作室時,正巧看見住家附近有間公寓招租,於是決定和一位做數位印刷的朋友一起租下。


%E8%96%84%E9%9C%A7

雖然地點在熱鬧的羅斯福路上,但因位處三樓,即使鄰近商圈,仍能阻絕街區的吵雜聲響。尤其當下午陽光灑進工作室,明亮又溫暖的氛圍讓人感覺舒服愜意。我想著,既然這裡有這麼大的空間和豐富藏書,不如開放和大家一起分享。

因為雜誌種類豐富,就像是一座雜誌的博物館,所以取「博物」的諧音為「薄霧書店」。這裡除了是書店,也是 Coworking Space,我常常和客人一起埋頭工作,累了就到旁邊翻翻書、吃點心,或是和其他人交流一下想法,有時就能迸出新的靈感。

我將這裡想像成書的容器,不僅限於閱讀,更會透過活動,將書裡討論的食衣住行等主題立體化。像是曾舉辦貓食料理的活動,現場教導愛貓者烹調可以和貓咪一起吃的貓食餐點,經由這些活動,閱讀無形中就在生活裡實踐了。





 吳亭諺
 林志潭
插畫 李宜蓁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