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76 Enjoy Your Stay
拿起吉他
在城市角落與世界做朋友
/ // / //////////////////////////////////// / / / / / /
人生是一趟未盡的旅程,
要抱持開放的心,
去享受旅程中帶來的
驚喜與挑戰。
─ 62巷青年旅館 ─
/ / / / / / / //////////////////////////////////// / / /

柯昱全 62 巷青年旅館主人,朋友都管他叫小柯或Kerr。開民宿前,曾到知名度假村Club Med 工作,在馬爾地夫跳島教浮潛,到日本帶小朋友的夏令營;回國後騎著車繞過臺灣好幾圈,有時打工有時追夢。現在最開心的,是看到一手打造的民宿成為年輕人交流、圓夢的場所。
在民宿工作,總會有做不完的事,整理床鋪、清潔、接待⋯⋯在樓層間跑上跑下,偶爾停下腳步喘口氣,瞥見牆壁留言板,旅人留下的一句話,有時是鼓勵,有時會讓人心一笑,卻時不時能鼓舞自己,從這面牆,感受到人的溫度。記得那一年,剛從研究所畢業,便決定離開臺灣飛往國外工作。算是養分吧,待在國際性的度假村,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拉開視野、打磨自己,也讓我學會用不同角度看事情。我不斷轉換自己有興趣的職務,帶兒童夏令營,到馬爾地夫當浮潛教練,擔任中文公關⋯⋯,接觸各種與人有關的工作,為日後開民宿打下基礎。想想,與人交流一直是我很喜歡也擅長的事,但自己也是繞了一大圈,才找到方向。

和許多人一樣,從小循規蹈矩讀書升學,但心裡隱約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對未來感到迷惘,也好奇圍牆以外的世界。考上大學後,拚命參加課外活動,加入吉他社、玩樂團、到春吶表演,生活精彩、大學卻念了八年。掙扎著是否專心讀完化學系,然後找份科學園區的工作安穩過日子,但在台積電工作的好友卻點醒了我:「趁你還能做選擇時,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這句話給了我勇氣,追求想要的人生。於是轉換跑道、念了有興趣的休閒運動管理,到國外工作、遊歷,回到臺灣仍舊按著自己步調,闖蕩不同的行業,旅行、環島。很多人覺得我在浪費時間,但我卻不著急,用這樣的方式累積自己,不被任何框架束縛。

在國外工作、旅行,我總會想到臺灣,想著故鄉的好,也想讓更多人知道。33 歲決定拿出所有積蓄在家鄉臺中開民宿,打造一個國內外旅人交流的空間,卻在開幕後的一個半月因為法規問題而必須搬遷。於是又花了一年,在市區找遍一百棟房,才總算在大肚山的半腰上,發現了這棟外牆如毛胚屋般、不起眼卻與自己有緣的透天厝,成為現在「62 巷青年旅館」的居所。
結合屋子原樣和自己喜愛的風格,裸露的紅磚牆不再砌上水泥,利用鐵件和老物,作為門把、梳妝鏡的裝飾;到木棧行訂製棧板,敲打成上下鋪的床架;樓梯牆面塗上黑漆變成塗鴉牆,而一樓打通的長型客廳,明亮又通風,喜歡音樂的我,也在角落設計一方木臺,是休息區也是表演舞臺。民宿內的一切都由自己設計打點,開幕後的九個月因為忙碌焦慮,都睡在不到兩坪、沒有窗的工具間裡,訂單、房務、清潔、管理粉絲頁,都一手包辦。

四年過去了,「62 巷」現在更像是一個家。我鼓勵年輕人到這裡打工甚至是才藝換宿,人進來了,這裡也就越來越熱鬧。一樓大廳擺上吉他和音箱鼓,許多的夜晚,一群旅人就在這裡彈彈唱唱,說著自己的旅行,交換彼此的想法。記得有兩個香港人來到臺灣街頭表演賺取旅費,原本只要住兩天,結果太喜歡這裡的氣氛,就連住了三個星期,每天晚上玩在一起,根本捨不得睡。到了最後一天要結清房費時,就拿出一個沉重的大袋子裡頭裝的都是賣藝賺取的零錢。
民宿漸漸上了軌道,我也放手給年輕的小管家管理。民宿變成雙向的交流平臺,本地的年輕人來到這裡,接觸到各國的朋友,會在心中埋下種子,想去國外闖闖;外國人來到這裡,也可以體會臺灣的熱情與美好。自己也因為這個空間,可以做更多想做的事,舉辦音樂發表、料理體驗與旅遊分享會,漸漸長成我想要的模樣。
沒有客人的時候,我常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撥著弦、彈吉他,感受開民宿的辛苦與樂趣。櫃檯牆上,我寫了一行英文字,像是為自己的生活下了註解,中文的意思是:「人生是一趟未盡的旅程,要抱持開放的心,去享受旅程中帶來的驚喜與挑戰。」常常有很多旅人感謝我提供這樣的環境,讓他們的旅行更精采,但我才該好好地感謝他們,給了我力量,豐富了我的生活。●


62 巷青年旅館
臺中市龍井區臺灣大道五段 280 號
0978-162-346
10:00-22:00
文 游姿穎
攝 劉森湧
┈┈┈┈┈┈┈┈┈┈┈┈┈┈┈┈┈┈┈┈┈┈┈
Cover story 076 Enjoy Your Stay
Part 1 開一間理想的民宿
Part 2 還想去的那些在地民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