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能為旅行加味的空間
與城市一起呼吸
一個空間 高雄城市印象

拉開窗簾,這城市的風景與獨一無二的海,在眼前,更在腳下。打開落地窗,暖和的南風吹進來,帶一點鹽的味道。認識一座城市,有千萬種方法,不過,挑一間能與城市一起呼吸的旅館,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從小在屏東長大,看到身邊許多同學、朋友紛紛離鄉求學、工作。但我就是捨不得離開這個地方,我想留在南臺灣,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為環境與人做些有趣的事,甚至吸引在地人重新愛上這片土地。我覺得經營旅館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如果能用複合式空間的角度,設計融合住宿、環境的活動,讓它與社區緊密結合,或許能產生不同的火花。

一年前,我與夥伴接手經營「塩旅」,它曾是百年前的曬鹽場,早期因港口發展需求而填海造陸,搖身成為城市街道,聚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軍隊,帶動堀江商圈周邊的繁榮並發展迄今。我們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跟旅人分享,也將當地的生活日常融入旅館,在空間安排許多線索,讓人們從中發酵在地故事。

比如在一樓大廳的擺設看似「local」,其實是為了拉近空間與當地人的關係而特別設計。三面對外敞開的開放式場域,連結室內、戶外,能一眼望穿對向的公園。我們特別在現場擺上幾張簡易的桌椅,平日裡常會吸引許多鄰居,齊聚喝茶、看書、下棋; 一到週末假日,空間便可彈性調整成樂團演出、工作坊、講座、市集的場地。造訪的旅人能從中感受到城市裡獨特的氛圍,自在地和當地人坐在一起話家常,成為自己與他人的風景。
我們也邀請藝術家將當地的生活彩繪於樓梯間。如附近香火鼎盛的廟宇、一隻小貓聞到肉香,尋著氣味走向一家香氣四溢的燒臘攤等。用圖像說日常,提醒旅人尋線到街巷探訪;每個月也有「一月一書」的活動,由旅館選書人為旅客推薦一本當月讀物,就放在住房裡供大家閱讀。如知名作家張曼娟的作品《我輩中人》便是其推薦的著作之一,目的就是想給旅人不一樣的閱讀互動。
將塩旅打造成與眾不同的空間,透過活動的加乘,讓住宿成為特別的體驗。我想這就好比「塩」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無論是旅行或生活、旅人與在地人,都能因此提味,留下美好記憶。●
口述 簡瑞鴻
文 葉思吟、Arya.S.H
圖片提供 塩旅
簡瑞鴻 綽號阿鬨,屏東人,塩旅執行長,對空間經營充滿理性與感性的思維。 與同事的相處就像夥伴,期盼眾人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