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當冰箱
料理師不遠千里而來的廚房
一顆飯糰 遠得要命廚房

出發時聽說機場罷工中,馬祖小島上綿綿細雨也已下了兩天,異常氣氛倒還未影響我的心情,「等就等吧!」心裡這樣想著,這不就是當地人日常的回家路?總能等到天晴,找到那間遠得要命的廚房。
能有多遠呢?必須先搭上飛機,或者轉搭夜航輪船,再從馬祖南竿換快艇,才能順利抵達那個熟悉又陌生的東莒島,等上了岸,還得再找個當地人帶路,搭上車尋找廚房所在的大浦 plus+ 聚落。
我在馬祖風景管理處的夥伴協助下,很快就找到這傳說中的廚房,這裡平日並不供餐點,而是作為飲食文化交流平臺 ; 廚房發起人陳泳翰和多位返鄉年輕人由於太愛東莒,離開了又回來,並動念召集全臺各地的料理師,例如米食專家、甜點師傅等,以一月一主廚概念,邀請他們到大浦駐村,並發掘周邊食材,融入各自特長料理,開發新風味,一方面重新挖掘島上的豐富資產,另一方面也希望創新食譜並傳承留用,提供在地居民與遊客新飲食想像。
造訪當天遇上來自臺中的「墊墊胃」米食專家,他已經到島上駐村近一個月,這幾天早上都和島上另一位朋友「PlayCafe 卡蹓嘎逼」合作,開著小噗噗前往碼頭販售熱騰騰飯糰,提供來往船客難得的小溫暖 ; 粉紅紫色的飯糰,融合紅糟老酒與米飯的香氣,大大吸引過路人目光,尤其面對這專屬東莒獨有的早餐,除了驚喜更伴隨驚豔,當地人甚至對「墊長」選用超不親民的食材感到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