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搖滾事


專供失戀的不療傷歌單


┃馬世芳┃



啊,失戀了是嗎?拍拍,我不會說沒有關係,畢竟是傷心傷身的大事。啊,你說要我幫忙開個療傷歌單,聽聽歌也許就好了?別開玩笑了,失戀不是光靠聽歌就能聽好的。

話說回來,失戀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會變成你的悲劇舞臺,不管什麼歌,都變成了你的人生主題曲:甜蜜的歌讓你想起不堪回首的從前,悲傷的歌刻劃你此刻的狼狽,厭世的歌唱出你的自暴自棄、悔不當初,都是很適合的選擇。

若要下猛藥,我建議關起門來,把音響音量扭大,連放這幾張女歌手的專輯:徐佳瑩《心裡學》、艾怡良《垂直活著,水平留戀著》、張惠妹《偷故事的人》、盧凱彤《你的完美有點難懂並不代表世界不能包容》。一下子承受不了的話,可以在換片的時候稍微中場休息,吃點喝點。畢竟這些歌會觸及你生命中非常核心的東西,一路聽完,或許會有洗滌靈魂的效果。

我畢竟是老派的聽眾,再要推薦,忍不住還是要提一提八九○年代臺灣流行樂壇黃金時代的歌。那年頭的唱片,九成是情歌,其中又有九成是慘情失戀之歌,無論任何場景任何劇情,都能找到適切的主題曲。若需要宣洩,絕對不愁沒有材料。

比方說萬芳,就有許多首歌可以應付不同階段的狀況:你愛的那個人卻對另一個人更有感覺,這時候唱〈割愛〉(潘麗玉詞):「你的愛像火加速蔓延 卻不能燃燒我和你之間/唯一的選擇是讓步 悄悄的割愛」── 看看你,多麼寬大為懷!前情提要就是〈猜心〉(十一郎詞):「這樣的夜 熱鬧的街/問你想到了誰緊緊鎖眉/我的喜悲 隨你而飛/擦了又濕的淚與誰相對」── 那個人早就心不在焉了,你的癡情也是白費工夫啊。

這又呼應了〈試著瞭解〉(姚謙詞):「我的喜悲若你不想隨/告訴我 我試著瞭解/最怕愛到落空/換來了一身傷悲/在你面前 你視而不見」── 唉,九○年代歌裡的女人,為什麼總是這麼低聲下氣委屈自己呢?不如唱唱〈斷線〉(易家揚詞),抹抹眼淚,假裝忘記那個人,雖然還是忘不掉。年輕人沒聽過沒關係,找來聽一下,或許會哭喔:



   走過的路是一串深淺分明的腳印
   寄出的信是一張收不回的心情
   不知去向的是忘了昨天的我
   愛過的是斷了線的你



從戀愛到失戀的學習曲線,是陡峭而痛苦的。失戀的人總會一再回想過去這段日子的所有細節,然後把所有的 what if 在腦中製成盤根錯節的迷宮地圖,想著若能重來一次,會有怎樣不同的選擇,有多少早知道該做或者不該做的事。然而最要命的是,這次你學會的教訓,不保證適用你下次的戀愛。

所以我特別佩服李宗盛的情歌,他竟然能用夾敘夾議帶抒情的方式寫歌詞,誠誠懇懇唱到你痛哭流涕。他為那些女神寫的情歌,根本制約了一代人對戀愛,尤其是失戀的想像:「有些事情你現在不必問  有些人你永遠不必等」(陳淑樺〈夢醒時分〉)、「努力愛一個人/和幸福並無關聯」(莫文蔚〈寂寞的戀人啊〉)、「我不妒忌你們快樂/雖然我人生因此有曲折」(梁靜茹〈第三者〉)、還有他在兩次離婚聲明都引用過的這段:「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辛曉琪〈領悟〉),啊多麼痛的領悟!

李宗盛第一張專輯《生命中的精靈》來自遠古的 1986 年,那時他才 28 歲,還不是什麼「大哥」,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感情路將有多少風風雨雨。不過,他也算嘗過愛情的甜和苦了:這張專輯的每一首情歌,都是寫給他苦苦追求卻終究無緣的一位女子。那些後青春期遍體鱗傷的情詩,坦誠近乎殘酷的自我剖白,你一聽就懂的。在散文詩一樣的長曲〈你像個孩子〉,他做了這樣的總結:



   相愛是容易的/相處是困難的
   決定是容易的/可是等待/是困難的



假如只能推薦一張失戀時候要聽的專輯,我會請你找出這張古老的作品。總之,祝你安好,幸福還是會來的 ── 像我自己,如今聽這些歌,早就是隔岸觀火了。●






馬世芳 廣播人、作家。著有《耳朵借我》等四本散文輯,編過幾冊書,拿過幾座廣播金鐘獎。有人稱他是「臺灣首席文青」, 他卻說文青早變成罵人的詞了,不如叫他打零工的。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