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大叔生活手帖


青春記憶珍貴
但是不必全部帶著


┃黃威融┃



過去十年大叔搬了三次家,真是累壞了。搬家是無比累人的事,它逼迫人面對不堪的過去、沉重的現在、迷惘的將來。

搬離青春期老家時,進行了大規模清倉;告別婚姻恢復單身,搬到新的生活空間療癒了身心疲憊的我;一年前決定跟鄰居女友成為同一個社區的住戶後,大叔更加確定,忘掉過去最好的方式,就是認真收納陳年舊物。

人生困難,收納很難,丟東西更難。面對過往,雖然已經捨棄好多,但還是有好多捨不得的東西:少年文青時期去過的餐廳咖啡館酒吧名片和火柴盒、自助旅行在不同城市採買的紀念品、各種紙製傳單卡片剪報 ⋯⋯ 等等。

越是眷戀過去,未來的幸福越難到來。展開新人生的同時,一定得清空很多不想繼續帶著走的雜物。為了跟鄰居女友好好過日子,大叔決定大刀闊斧地展開收納:好幾年沒穿的衣褲,何必放在衣櫥占空間;現在還在用的衣櫥,跟著大叔 20 多年,搬了好幾次家,下一次搬家就讓這個衣櫃退休吧,50 歲後的人生根本不需要太多衣服。

以為一定會再看的精彩雜誌、珍藏書籍和當初以為很愛的 CD,其實也沒有那麼重要⋯⋯如果這些物品對某些人還有用,就把它們分享給懂得珍惜的人吧(過去一年好幾次受策劃市集好友之邀,大叔和鄰居女友把許多珍藏舊貨帶到主題市集拋售,效果挺好,這是另一篇專欄主題了)

除了去市集出清存貨,家中的雜物如何收納始終是個問題。長期以來大叔家中隨時存在著十幾個裝得滿滿的搬家公司紙箱,如何消化這些紙箱,一直是個難題;再來是總編大叔過去累積的眾多參考雜誌們,到底它們要如何保存;從文青時期大量累績的 CD 們怎麼辦 ⋯⋯ 這都是嚴峻無比的收納挑戰。

收納的確很難,但是自從跟鄰居女友在一起後,大叔發現這是個充滿樂趣的人生課題。因為大叔和鄰居女友喜愛相約去逛生活用品店鋪,尤其是日本跟北歐的生活品牌賣場,真的是有夠好逛。

於是鄰居女友跟大叔一起挑選了北歐設計的深灰藍色塑料儲物箱,把搬家紙箱淘汰掉,雜物都放進箱子,即使還是有很多難以捨棄的雜物,至少把它們放進有型的收納箱不再礙眼;認真研究後,總編大叔深愛的幾千本雜誌,棲身於四格 × 四格的開放式落地櫃,若有進階分類需求,非常推薦採買日本製的紙質檔案夾, 一個檔案盒可放入八本《Casa Brutus》;上千張的 CD 就當作室內牆面的文青裝潢吧,大叔選購了三座與人等高的十二層瘦長型收納櫃(15 片 × 8 層=120 片),搭配前幾年陸續購入的收納櫃,勉強幫收藏的 CD 們找到歸處。

大叔跟鄰居女友一起挑選的收納幫手,多半是北歐和日系設計,它們的設計思維可以拯救不完美的室內空間,用色有獨特的現代情調,材質充滿存在感,是預算有限的年輕人最好的生活幫手。

好像說過不只一次,大叔嘮叨,誠心建議大家,檢視彼此是否合拍,不是去看展聽演唱會,而是一起挑選生活用品。生活不在他方,在自己家裡。●






黃威融 編輯人,寫作人,創意人。告別上段婚姻後,50 歲時認識新女友,以交往為前提,成為共同生活的鄰居。這幾年除了開編輯課,更想分享大叔跟鄰居女友的生活故事和人生體會。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