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日常
留住時間與情意的溫暖花藝
┃ 草器 ┃

Apo,花蓮人,從小在花店裡長大,培養了紮花束與花環的快手,平面設計畢業後原先在臺南手搖名店波哥工作,與同事成為人生伴侶,從此轉生成臺南人,工作室最近從中西區搬到南區,以前放鬆時喜歡去騎車有段距離的安平散步,如今旁邊就有一條小河,先生文立笑提終於不用特別遠赴安平了。
從十月底萬聖節開始直到年底聖誕節,這期間大都會裡總是洋溢著滿滿節慶氣息,當臺北開始坐困整個冬日的綿綿細雨,坐上高鐵一路南下,陽光慢慢爬進車廂,下車之後直抵草器門前,巷弄被午後的氣息柔柔地攏著,整個臺南彷彿正在午睡中,走進草器時忍不住有些躡手躡腳,沒想到一入門,直接對上 Apo 招呼客人時露出的和煦笑顏。

Apo 的老家在花蓮,家裡在小地方經營花店,從小她就穿梭在鮮花堆裡,手中綁著獻給神明或死者的花束,感受到那些含藏在花草中傳遞的意念與言語,大學時她到臺南念平面設計,逐漸摸索出自己的配色喜好,也認識了未來的人生伴侶文立,於是生活的根,不知不覺就在府城紮得深了。

原先做水泥花器,在市集裡販售,上過幾堂花藝課之後,慢慢找到了獨屬於 Apo 的顏色和風格,「草器」的想法因為有了足夠的養分和素材,緩緩生出形狀,這也是為什麼名字中有個「器」,她的起點其實是容器,隨著市集在臺灣各地興盛起來,草器也一起茁壯,甚至許多後來的常客和學生都是在這些隨市逐走的過程中認識的。

草器最先立店在中西區的窄巷間,採光不足讓植物們無法自由且舒適地伸展,所以 Apo 在那時以乾燥花為主要創作元素,反而成為她最鮮明的特色,她的花藝作品總是溫暖的大地色系,雖然不是現在充斥市面的少女粉嫩色系或者華麗濃豔的紅紫色調,卻讓人一看到草器的花作,就知道是她,僅僅只是望著,就能感覺到植物在時間裡凝縮的暖和、堅韌和溫柔。Apo 自信地說,每當有客人找她設計婚禮花飾或者節日花禮,她都會請對方要確認喜歡草器的色系和個性,絕對不複製別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