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天


明知沒人看又不賣錢
依然用力做就是浪漫


————————
新活水
×
聯合文學
————————


%E8%81%AF%E6%96%87%E5%B0%8F%E9%A2%A8%EF%BC%88%E5%B7%A6%E4%B8%89%EF%BC%89%E3%80%81%E5%AE%89%E6%AF%94%EF%BC%88%E5%B7%A6%E4%BA%8C%EF%BC%89%E3%80%81%E6%96%B0%E6%B4%BB%E6%B0%B4%E8%91%89%E5%AE%87%E8%90%B1%EF%BC%88%E5%8F%B3%E4%BA%8C%EF%BC%89%E5%A4%A7%E9%A0%AD
《聯合文學》小隊為圖左側,《新活水》小隊為圖右側。


《聯合文學》小隊 老牌文學雜誌,但從 2014 年改版之後致力推行「文學生活化」,出席者有主編神小風(右)、資深編輯江柏學(左)以及設計安比(中),緊密的小團隊和樂融融默契十足但有時會拌起嘴,全體表示最痛苦的就是困在看印的最後一個禮拜。

《新活水》小隊 以爬梳臺灣文化為主的雙月刊,這次派出總編羅融(左)、編輯葉宇萱(中)以及設計洪彰聯(右),偶爾會約在小酒館討論設計,為了最終版面兩邊有時會僵持到深夜,是全臺雜誌人眼中最自由的雜誌,實際上《新活水》也是這麼承認的。








有那麼一群人,始終堅持著,將自己的智慧、時間以及勞力週期性地萃取成一本又一本刊物,在這黑暗卻又光明的時代,《新活水》和《聯合文學》就像兩把火炬,持續照亮讀者的視線,《新活水》曾經停刊,卻在 2017 年強勢回歸,《聯合文學》是老牌文學雜誌,隨著時代走向新生,捲土重來。走到今日,雙方沒有任何要停歇或者投降的意思,依然持續探索著雜誌可能的極限。






問:在開始時,開放雙方提問!

new11江:你們都會請客座主編來一起做,請問是怎麼樣作業的?

new9羅:比如說香港那期是找偉棠來客座,我們會有個初期的想法,然後再跟偉棠討論,加入他的觀點,過程裡架構就會逐步成形,比如說要切哪些面向,或者怎麼處理我們的內容,要自己採訪,還是要邀稿?雛形出來之後再往下走,但這些都會與客座主編討論,因為我們要處理的主題常常涉及非常多不同面向,客座主編可以看到我們沒看到的,也能確保內容維持專業度和深度。

new9葉:我們會先有一個大的主題,是香港或者是勝女,然後再去想合適的人選,像同志我們就找了羅毓嘉,因為客座主編會比我們更熟悉圈子裡的人,也會為我們牽線,或者他們可以注意到很多我們不會關注的面向,讓整個企劃可以更完整,細部就是大家慢慢去討論再雕塑出來。

new11風:想問你們的主題是怎麼討論出來的?

new9羅:同志之後我們的主題就變得比較議題型,其實香港那期原定做別的,但七月之後情勢越來越嚴峻,就有人提議要來做香港,原本同事之間也還是抱有遲疑,「我們是做臺灣文化的,為什麼要去做香港?」「做香港那現在要派人去訪嗎?這樣會不會危險?」後來決定就是要做,困難就想辦法解決,像寫手只能想盡辦法使用人脈問香港有沒有人能接。選舉這期當然是有點私心的考量,我們從 18 年開始就很想做選舉,因為那時候有九合一選舉,不過一直到今年初才有辦法完成這個題目。那我想請問《聯文》的題目又都是怎麼想出來的?

new11風:其實前一年就會先想好,因為每個月都很像在打仗,題目如果先出來,負責編輯可以提早做準備,我們也得先跟主管報告,沒有意外的話就會照排好的走,除非有大的議題。大家也都會提出自己想做的題目,每個月是輪流由不同的編輯來執行。最近一期的奉俊昊,原本只是有提說要做韓國,後來聚焦在這,沒想到奉會在奧斯卡寫下新歷史。



%E5%89%AF1


問:那你們對彼此之前的主題比較有印象或喜歡的是哪期?

new11江:我是從做雜誌那期開始注意《新活水》,畢竟自己就是從業人員,當然會好奇其他人是怎麼做雜誌的,另外就是小風也有參與的成人漫畫那期。

new11風:我很喜歡選舉這期,看別人做雜誌的時候也都會想如果是自己要怎麼做,有時候想一想就會卡住,像開門頁那個投票蓋章的巧思,就覺得好厲害。

new11安:我也是喜歡選舉這期,我本來就對政治和社會議題很有興趣,我們前同事有保留改版前的《新活水》,當時就做得很好了,所以留下來做參考,印象很深刻,就是很「臺」啊!我對自己經手過的雜誌,會有創傷症候群,想不起來自己去年到底做了什麼,可是《新活水》的都很印象深刻,如果有印象比較淡薄的,一定就是很快就賣光了。選舉的企劃很完整,畫面也很有衝擊力,尤其是有個舞臺,人們穿得藍藍綠綠的那個篇幅,很有見證歷史場景的感覺,就很臺啦!

new9羅:對《聯文》去年最有印象是新海誠那期,當時做了雙封面,我還很認真看兩本內容有沒有什麼差異,很好奇為什麼會想做雙封面?

new11風:其實背後有個因素是,當期所有圖片都要請求授權,拿到的圖不多,就會想要全部都使用進去,是一種主婦的心情,好不容易拿到這個材料,不要浪費!後來才有了雙封面的想法,之前也有一期作雙封面,就是李英宏那期,想說天啊那麼帥!這些照片不要浪費,狂用!有一部分也是文學雜誌很少這麼做,一直在嘗試新的做法。

new9葉:我最有印象其實是更早的,講羅曼史那期,很少看到文學雜誌會把這種題目作為主題,而且裡面的內容都很有時代感,就會想到啊國中的時候有看過這些。去年最有印象的是沙林傑 100 週年,由於我本來就很喜歡插畫家紅林,裡面很多版面都有種是紅林自己 set 好的完整感,圖跟文字彷彿是一體的,也很有手感,所以我想了解當版面需要大量插畫的時候,你們是怎麼溝通?

new11安:我們沒有請紅林畫一整個版面,當時有提供每一幅的主題給她,請她依照題目畫出來,然後再由我們設計來安排,就是請她提供元素,我們的原則就是狂用。

new9羅:我會很好奇一點,《聯文》畢竟是有年紀的老牌子了,你們在做的時候會有什麼限制嗎?

new11江:除了《聯合文學》標準字不能動,空間其實蠻大的,因為當初決定改版就是要脫胎換骨。《新活水》改版之後封面都很「暴力」,長官也都沒意見嗎?

new9羅:他們都 ok 欸,我們有時候報告封面或內容,長官就說,都可以都可以你們自己決定就好。

聯文三人:天啊,太自由了吧!

new9羅:我們去年做了三期以插畫為主的封面,尤其勝女那期走清新、簡單的風格,就有些讀者回饋說:「《新活水》都不《新活水》了!」由於之前還曾做過金色的比較勁爆的樣子,2019 年彰聯在印刷上還是持續會做一些巧思,可是沒有以往那麼強烈,部分讀者會覺得失望,反而長官是沒有意見的,他們比較希望能擴散,畢竟《新活水》是老牌復興,他們還是會希望能夠有更廣的知名度。



DSC02501


問:插問!有哪期是最能感受到所謂「擴散」或增加更多讀者的嗎?

new9羅:目前應該就是香港那期,香港有些獨立書店有進《新活水》,之前可能是每期進個五本或十本,那期就進到 40 本,然後文總本身有在日本辦活動,《新活水》當時也有去擺攤,很多日本人看到香港那期,雖然看不懂繁體中文,還是一口氣買了兩三本回去,然後握著我們的手說:「Hongkong,頑張(がんば)って!」那瞬間會感覺到雜誌之中那股文化的力量。

若您要繼續閱讀,請先註冊為小日子網站會員! 前往註冊頁面。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