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慢生活
曲徑深處的閃光
┃張曼娟┃
「喵。」一隻白底橘貓在圍牆上向我招呼。
我發現自己迷路已有段時間了,天氣很悶,雖然是陰天,不見太陽,暑氣卻包裹在每一顆潮濕的懸浮粒子中,這應該是下雨前的燠熱吧。
和老友約好了,要來金華街一帶拜訪她,明明不是第一次來,卻還是在彎彎曲曲的小巷弄中迷了路。我走過法式甜點店、道具很美的茶店、小小的藝廊、中式服飾玉器店⋯⋯ 好幾次差點忍不住進去逛逛,但我遏制住自己,努力朝目標前進。當我再一次轉向,不得不停下腳步時,聽見了貓叫。貓咪就站在圍牆上看著我,彷彿在說:「妳沒救了。」牠不知是浪貓還是被豢養的,在牆上轉了個圈,優雅地跳下地面,翹起尾巴,搖晃著屁股向前走。「嗨,貓咪,你要幫我帶路嗎?」我一廂情願地問。貓頭也不回,篤定向前,我跟著牠轉彎,而後便看見老友的店招「銀思卷」,在藤蔓植物的掩映下,似隱若現。「咦?這裡我剛剛有經過啊,怎麼沒看見呢?」我跟貓咪說,才一轉眼,貓咪已經失去了蹤影。
老友的店也是她的銀飾工作室,擺放著大型金工器械,陳設著精美的項鍊、戒指,還有一個大型寵物推車與床墊,每當她來店裡工作,必定帶著罹患小腦症的愛犬黑琵一起來。黑琵對主人的愛是很強烈的,曾經,我和好友拍合照,黑琵立刻擠過來,硬生生把我擠開,將自己塞在我們中間。主人對黑琵的愛是很綿長的,當牠發病之後,好友待牠如嬰兒抱進抱出,溫柔地對牠說話,餐餐親自餵食。走進好友的店裡,我說了自己又迷路的糗事,好友微笑聆聽,端上已經沖泡好的桑椹蜜。黑琵從床墊上抬起頭,輕輕吠了兩聲。牠已經失去行動能力,吠叫也就是一種反應了。好友這次租賃的店面,有個小小的玄關,她照例擺放了幾盆花木,茂密繁蔭,陽光照不進來,有些陰暗。牆面是綠色的,淺淺的綠帶著點潮濕的感覺,似乎充滿水氣。
幾個月後,老友在這裡流下了最多眼淚,為的是黑琵。雖然黑琵身體不好,然而牠離去得太快,令人措手不及,摯愛牠的主人的心,被剜下一大塊,痛徹五臟。我聽著她說,陪著她哭,那看似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狗狗床墊已經撤去,寵物推車也不再出現了。陽光依舊被隔絕在外,我已熟門熟路地再也不會迷路,可是,老友又要搬遷了。
這一次,她搬到了昆陽捷運站附近,沒有耗費太多時間與精神,我就找到了。雖然店面稍微變小,卻因為她已經轉變風格,精製銀壺、銀杯與一切茶道具,室內的擺設大不相同。午後陽光大片照射進來,銀器閃動著亮光,老友坐在器械後方專注工作,竟有著神話般的氛圍。我們將絳紅色的茶水注入銀杯中,欣賞著茶湯的色澤,一隻三花貓悠然自在地走進來。老友對我說,這隻貓是自己找上門來的,看見了貓,她就準備了乾糧與飼料,並且,心中覺得是黑琵讓貓咪來找她作伴的。她起身熟稔地招呼貓咪,給牠吃雞肉乾,溫柔地對牠說話。
我想起黑琵還在和離開之後,我都建議過她養貓,她總是說自己不喜歡貓,對於貓咪真的沒感覺。然而,當我看著貓咪在她腳邊蹭蹭,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在這靜巷深處,陽光暖暖地照耀著,我竟有些眼熱了。●
張曼娟 曾經在大學當教授許多年,曾經在香港擔任臺灣文化代表;曾經出版過締造紀錄的暢銷書,如今想回歸到沒有定位的狀態,好好過日子。喜歡旅行、觀察、發呆、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