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天
是戲也是人生
有對生命的理解
才有天馬行空的本錢
┃ 馬毓廷 × 石知田 ┃

馬毓廷 人稱大馬, 不笑的時候有點距離感,笑起來有大男孩的稚氣,同時作為《妖怪人間》的導演與編劇。用溫柔的個性包容所有人的不同,因此劇組在拍攝時並沒有肅殺的氛圍,演員黃騰浩還會在開拍前打他的屁股。
石知田 臺灣演員。在學時拍片奠定了表演基礎,在《妖怪人間》中飾演夾在妖怪與人類間的角色,後發現自己亦有異能。不過相較起劇中的恐懼,他說若是自己有超能力一定會超興奮的!
公視第一部科幻電視劇《妖怪人間》經歷長時間的前置作業與後製特效後,已拍板於四月播出。這部以神話寓言為題的電視劇,看似荒誕又離奇,實則包含種族、環保、親情、友情、職場關係等多角議題。當誤以為導演只是想拍輕鬆小品或英雄主義,猛一個回馬槍才發現他想跟你談的是扎實人生。
問:導演為什麼會選擇石知田作為男主角?石知田對導演的印象又是如何呢?
馬:第一印象就是覺得他很帥啊!
但後來會選擇他最大的原因是對於我們這種特效很多的片子,演員要很有營造情緒的能力,因為現場不可能有特效,自己要很快進入狀況。記得試鏡時我出了一個考題,故意給他一段很長,情緒又很粗淺的臺詞,要他當場吃下來,他馬上就能處理,而且更系統化、條理化,這是非常好的演員特質。
也因為這是一個夾在兩個族群中間的角色,要很有同理心,某一次排戲,我給他一段影片請他幫角色說話,然後故意一直去攻擊,因為想看他能不能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場思考,後來他講到快要哭出來,那情緒就是我想要的,我知道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石:我們第一次見面就是在試鏡,一開始覺得滿有距離,可是當搭上線的時候會發現大馬是一個很柔軟的人。有時候我對角色和故事跟他有不一樣的解釋,他會認真傾聽,並跟我解釋為什麼選擇如此發展,而不是馬上否定別人。會讓我感覺導演跟演員是站在同一個水平面去溝通,相處上也沒有太大壓力,這個是我對他滿好的觀感。
馬:我是滿能接受別人想法的人,不太喜歡抹煞演員的意見,畢竟劇本是三個編劇寫出來的,我們發展了故事格局,而演員是專心發展一個角色,他們對於角色細節感受會比我更多。所以常常演員提出意見,我都覺得:「哇!很棒,我怎麼沒想到!」或是他們提出來,我也不確定好壞時,就讓大家先去試,當劇情走到那邊就會知道可不可行。所以我很常在現場說:「就試吧!有想法就試。」

問:導演劇本的起源?想透過這部片傳達什麼?演員在拍攝當時有沒有連結到自己或社會現況?
馬:我本來就一直很想拍比較特別的劇本,小時候很喜歡《妖獸都市》、《倩女幽魂2:人間道》、《咖喱辣椒》這類的片,以前曾想過如果有一天我要寫劇本會怎麼寫?團隊找了很多參考,其中何敬堯的《妖怪台灣》給我們很大的幫助,書中將鬼神、妖怪、精靈搜集整理,讓我們能更有條理地去挑選,後來先放棄了鬼神這個類別,因為鬼神來自宗教信仰系統,在撰寫劇本時,無法用一個視角去概括世界,也不想去亂講話,所以最後決定聚焦在動物精靈。
前期作業就快一年,卡在劇本的世界觀該怎麼走,最先開始爭論的是人類會不會法術?如果會的話那根基是什麼?若用道教去延伸就有多個派別,討論到最後又回到原點,難道要用道教視角去詮釋劇中世界嗎?可能會太狹隘了。
所以劇中的妖怪都來自古書記載,古人對於超自然賦予具體化的象徵,再根據自然現象加諸在妖怪身上。像火麒麟就是控制火,以前講落山風、焚風,就會提到牠;若要祈雨就會求龍神;說到地鳴就是地震。在故事中一直沒有提到男主角是什麼妖怪,其實我們也有設定,他是麞妖,使用火的妖怪之一,古書記載麞叫的時候就會失火,在南部甚至有形象化的麞,牠會拿著一桶水桶,一副要去滅火的樣子。
石:我覺得《妖怪人間》很特別,雖然是虛構的,內容沒有那麼寫實,但卻實實在在建構在現實上面,我們用寓言式的方法去表達。例如劇本創造了相對少數的妖怪,牠們有思想、文化、生命。我會去思考,若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相對少數,該如何去溝通;以及當少數人的能量特別巨大時,兩方該如何共處,當然劇中還有包含了環保、疾病的東西,這些都是很人本的。
前陣子正好讀到一本書說到,其實神話故事都是源自於人,會去討論這些東西是源於生活中的不滿足。所以我覺得這個劇本本身就是在敘述社會當下的狀況。雖然看起來離我們很遙遠,但緊緊地跟我們扣在一起。

馬:我最有感觸的是男主角捲入其中時,他到底要站在哪一邊。這種選邊站的狀況,生活中也時時刻刻在發生,當生在其中,理想理論都離他太遠了,剩下的是情感真實的感受。我當時也投射了一點自己的情緒在這個角色上,因為在很多狀況發生時,很難明確地卻解釋那是什麼情緒,但當身邊的人有難,我會為他們付出、為他們努力,不管種族、膚色、性別,面對的只是如何好好善待身邊的人。
石:我正好前幾天看了電影《邊境奇譚》,也是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主角一直以為自己是人類,當有天發現自己原來是山怪,游離在兩邊拉扯,雖然知道人類很討厭,但也有美好的一面。結局沒有說出主角的選擇,而是著重在他發生了這件事情。結果並沒有標準答案,導演丟出問句,告訴觀眾生活中常在的問題。

問:你們相信鬼神嗎?
石:我傾向相信有靈的存在,大學的時候思考過一件事情,人生在這個世界是看不到情緒的,眼睛看到不一定是真的,用頭腦去解析視覺接受到的東西是不完整的,好比說現在看到一個人的照片是一種詮釋,但當面見到時,眼睛接收到的還包含情緒、氣質、背景生活,眼睛不能解釋的,大腦會分析這些感受,所謂面交跟網路購買的差別。所以想過,會不會我充分地去開發視覺細胞,也能看到旁邊東西的情緒,我相信它是存在的,是另一個能量的維度,有點像寵物溝通。
我朋友的朋友是攝影師,有次他們聊天時,那位攝影師提到自己其實不是很喜歡「photo by me」,他覺得自己只是執行的人,關於空氣中流動訊息是一直傳遞的。也可以延伸到冥想,當我們在一個很空的狀態時,就會有訊息跑進來,像是靈機一動、豁然開朗,靈光就是宇宙的訊息。我在處理這個角色的很多時候,就是在靜下來的時候突然靈光乍現,這些東西都像是訊號,就看個體如何去接收。有些人覺得太複雜會忽略它,我是保持開放。
馬:就像石知田說的,我自己也是完全相信,雖然我沒有遇過靈異事件,但因為世界上有太多無法解釋的事情。而且我也很依賴靈光,每當我卡關的時候,會靜下心來感受,像是劇中某一集我一直寫不出來,怎樣就是沒有靈感,結果有一天突然想到電影《猜火車》的劇情,然後就通了。大家看劇的時候可以猜猜看是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