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97 You’re Not Alone
接受生命本質
就算混沌不明也無需傷感害怕
┃ 莫子儀 ┃

莫子儀 臺灣演員,從劇場跨足電影與電視劇。孤獨伴隨失眠已 20 年,年輕時是一個人的質問,碰撞與自我懷疑;到了 38 歲,孤獨已是身體中長出的某種狀態,隨著人生旅程,成為不同形狀的陪伴。
與其說莫子儀是孤獨的人,我覺得自己是孤僻吧。習慣了一個人,習慣抽離,習慣切斷跟世界的連結⋯⋯。
約莫是從大學開始,因為表演大量接觸文學、藝術史與哲學,閱讀帶給我很大的刺激,原本迷惘的人生漸漸撥雲見日,開始認真看待自己的易感與矛盾。意識過往叛逆是來自對世界的反抗,有些是無理取鬧,有些是為了生存,還有些是思辨過後的抗爭,衝撞得滿身傷,卻一直沒有問問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我不討厭這樣轉變的過程,也說不上喜歡,認真來說挺折磨,時常是腥風血雨、狼狽不堪,但暴風雨後總會迎來風和日麗。


我是一個敏感纖細、思想複雜的人,做為演員又時常得將不同角色加諸在身上,於易感之人承受的力道是加倍。因為個性很容易耽溺,又期許自己不要太常沉浸在一個狀態中,只好有意識地讓自己變成旁觀者,適時抽離,盼能更冷靜地面對一切。我自己常有很難用三言兩語去明說的狀態,有時是過往記憶與當下發生的事情有了連結,有時是天氣、音樂、昨日的閱讀等等混雜在一起,糾結成一團自已也走不過的迷霧,所以我很少跟別人說,既然他人不會懂,不如獨處。
問我享受孤獨嗎?我想我是接受,接受所謂孤獨真實地存在在生命裡。


長期失眠、生活無欲又老派,沒拍戲時我算是很無聊的人,沒有特別的喜好,可以每天吃一樣的東西,一整天不講話也沒關係。有一陣子,我很喜歡去河堤,隨便找個地方坐著,看魚看鳥看雲,一坐就是一下午。有時會有流浪漢、流浪狗跟我一起,或許說說話,或者什麼都沒說,當下我們知道此刻心情是一樣的,一起感受這片風景。晚上若睡不著就閱讀、寫作,盡量不要逃避面對自己的哀傷與挫折,或用音樂陪伴,年輕時催眠都聽重金屬樂,喜歡強烈但純粹的聲音,也聽龐克,現在歌單倒很雜,前一陣子還愛上古典樂。
┈┈┈┈┈┈┈┈┈┈┈┈┈┈┈┈┈┈┈┈┈┈┈
Cover story 097 You’re Not Alone
Part 2 在獨處中與自己相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