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跨時代興衰的百年山徑


一趟健行 淡蘭古道



%E6%B7%A1%E8%98%AD%E5%8F%A4%E9%81%93%E5%8C%97%E8%B7%AF%EF%BC%9A%E7%87%A6%E5%85%89%E5%AF%AE%E5%8F%A4%E9%81%93%EF%BC%88%E6%A8%B9%E6%A2%85%E5%9D%AA%E7%A4%A6%E5%A0%B4%EF%BC%8905


北海岸早年煤礦業興盛,先民圍繞礦產定居,在三四百年前連外道路尚不發達的年代,靠著居民開墾出全長兩百公里的淡蘭古道,連通綿密的生活網絡,從瑞芳九份一路經過雙溪十分,收束在宜蘭礁溪。因為產業沒落與城市發展,古道逐漸被遺忘再度覆蓋於草木之下,近年在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下,見證了 19 世紀礦業與內陸開發歷史的淡蘭古道得以重現,雖退去了昔日繁華,但仍能見到早年生活的痕跡,彷彿一本矗立天地的歷史教科書。


淡蘭古道是清朝時期淡水廳與噶瑪蘭廳現今宜蘭。的連接道路,當年閩粵移民從基隆上岸,一路往內陸開墾入蘭。古道像蜘蛛網般散在雪山山脈及其連峰上,目前政府從上百條路線中選出上路、中路、下路三條路線重新修復。這天我從柑腳出發,體驗有「生活之道」之稱的中路。


之所以被稱為生活之道因這條路是柑腳與泰平居民開採煤礦及採買物資的往來道路。古時居住在北邊的採礦人一早四五點就得起床出發,循著中路向南抵達柑腳,開始一天的工作。高風險的礦工,薪水高且每日現領,在一日勞累後,他們常會再沿著古路到九份、十分尋歡作樂,昔日一句諺語曾道「上品送九份,次品輸臺北」足見當年繁盛風光。



若您要繼續閱讀,請先註冊為小日子網站會員! 前往註冊頁面。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