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15 We Need to Go Far Away
也許多繞點路也許被絆住
都是前往自由與愛的中途
文、攝 mikichang

mikichang 生於臺灣臺北,拍照也寫字。大學畢業後進廣告公司做了幾年文案,後來轉接案的獨立攝影師至今。希望能在世界各地散步。(IG:mikichang)
現在想來,無論每個人有沒有意識到:生命裡所有一切的相遇、生活中無數選擇後的展開或結束,都有其妙不可思議的安排。
很小的時候,約莫是幼稚園自己去超商買牛奶的路上,我突然有個疑問:我會不會正在一個很長的夢裡?後來從少女階段開始的成長過程,我認為自己是為了「愛」而來,一直尋找「自己以外的另一個人」。
那跟這篇「西藏之旅」有什麼關係?有的,因為我之所以會到「藏區」,並不是為了探尋什麼,只因那是當時能跟喜歡的人一起旅行的機會。平常我習慣也自在於一個人,但如果有了
喜歡的人,當然也嚮往兩個人一起體驗世界。 走在滿是白雪的高山、佇足沒有雜質蔚藍的湖、看小村裡的氂牛與桃花滿滿、為那些將最好心血全獻給佛的精美文物讚歎 ⋯⋯ 西藏的天然美景與日常藝術確實值得外地人不辭辛勞而來。但最被觸動的:是在許多繞著「布達拉宮」轉經的藏人中,那個一步一長跪地、獨自匍匐前進的孩子背影。
藏人如此虔誠,卻不自在。他們的歌聲好聽,但眼神閃爍。身為一個旅人,我甚至不太想拍下他們的樣子。即使到了「色達」,那個擁有世界最大藏傳佛學院、充滿無數修行者之地,我還是感受到袈裟下巨大的不安定與躁動。當時在那裡每一步都沉重,對比其他輕鬆牽著寵物嬉笑留念的遊客,我忍不住疑問:為何我會感受到這些?

談自由與愛的《傷心咖啡店之歌》是影響我少女時期很大的一本小說,為了封面那一抹藍,在不同二手書店買了好幾本。後來三十歲,萬幸沒有長成我 15 歲時對未來想像的樣子。在從「藏區」回來後隔了不知多久,喜歡的人帶我去「聞山咖啡」,我看見架上擺了《西藏生死書》,讀了幾頁,又再找一本收藏。書至今還沒看完,但無論何時翻開,都驚喜於書常常與我禪行 師父開示的相通。《西藏生死書》的特別並不亞於我 15 歲看《傷心咖啡店之歌》的感受,所以當後來知道《聞山咖啡》就是《傷心咖啡店》的原型時,心中震驚無法言喻。
無論你人生在追求什麼、去往哪裡,命運都很可能會(帶著善意)在不同階段一再提醒:必須正視心中原有的佛性。當願意學著放下人的執著與傲慢、相信自己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來,不論與什麼相遇都正念以待,那自己就在前往真正愛與自由的路上,更接近圓滿。
生命是場旅程,漫長悠遠的靈魂都知道目的地該是哪裡。只是來到世間為人或許還不得其門而入,又或許在路上被琳瑯滿目風景暫時絆住,遂繞往稍遠的方向而行。祝福有緣的你們,不論身處平凡日常或大起大落的劇本、不論正在哪個他方,都早日發現心中的真實義。●
┈┈┈┈┈┈┈┈┈┈┈┈┈┈┈┈┈┈┈┈┈┈┈
Cover story 115 We Need to Go Far Away
Part 1 有那麼一個地方 讓我放下一切前往
Part 2 有那麼一個東西 讓我忘記這是哪裡
Part 3 有那麼一個想望 讓我一再離開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