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經典 50年拍了40多部電影的導演
撰文=聞天祥
資深影評人、台北金馬影展執行長。 從16歲投稿第一篇影評至今已27年。 《過影》一書紀錄他和電影一同成長的日子。
圖片提供=佳映娛樂
1986年夏天,升高二的暑假,我回校擔任新生輔導員。結束任務的中午,到西門町溜達,在當時的金獅戲院,也就是現在的新光影城, 看了伍迪艾倫(Woody Allen)編導的《開羅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影片以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為背景,一個叫做西西莉雅(米亞法蘿飾 演)的女子,總能在大銀幕找到擺脫現實苦惱的良方。而且她不僅什麼片都看,甚至同一部片可以看好幾遍。就在她丟了工作、發現老公偷腥後,她再度泡在戲院裡重看那融合了探險、愛情、歌舞的好萊塢電影《開羅紫玫瑰》。一遍、兩遍、三遍⋯⋯,結果「看」得電影中的探險家為她「跨」出了銀幕!
這下好萊塢瘋了!扮演此角的明星(傑夫丹 尼爾飾演)也怕苦心經營的演藝事業毀在自 己塑造出的角色手裡,於是趕來抓人。結果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男人(一個演員,一個 角色)都聲稱愛上女主角。黃臉婆一下變成 左右逢源,然而她的選擇卻導致黯然心碎的 下場。這時候,只有電影可以拯救她。
這個燠熱的午後,是我生命中的重要分水嶺。從此,我對電影的信仰,忠貞不移。伍迪艾倫自然成了我的心頭愛。更有趣的是在 不同階段,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樂趣也不一 樣。年少時血氣方剛,覺得兩個一模一樣的 男人,真人反而捉摸不定,假的卻是從一而終,實在諷刺;大學鑽進電影知識裡,發覺本片結合類型、歷史、社會與心理學,益加 崇拜;到了晚近,則把它當作伍迪艾倫的電 影情書,西西莉雅則是最純粹的影迷化身! 可見變的不是電影,而是看電影的我。
自此,每一部伍迪艾倫電影我都不錯過。而他也總不避諱在片中藉由藝術手法呈現自己 當時的所思所感。因此你會看到在八〇年代 中期,他作品難得出現樂觀救贖,顯示情場 得意。1992年撕裂夫妻關係的《賢伉儷》 (Husbands and Wives)在他和米亞法籮 情變後推出,簡直怵目驚心地宛如分手實境秀。爾後透過約翰庫薩克在《百老匯上空子彈》(Bullets Over Broadway)的質問與領 悟,你彷彿聽出那是他對銀幕下年輕妻子低語。幾乎年年都有作品問世的規律創作, 讓我們看他的電影就像跟老朋友的年度聚會 一樣親切。
步入新世紀,智慧與幽默毫不褪色的老先生 卻有驚人之舉。連領獎都不出席的伍迪艾 倫,竟然為了九一一事件後的紐約,上奧斯 卡引言。別人認為他永遠走不出曼哈頓,他 卻一路周遊倫敦、巴塞隆納、巴黎與羅馬, 再創事業高峰。
伍迪艾倫就是這麼有意思!想進入他的世界,你不需要綁架或催眠他,只消看電影就好,所有的密碼與指標都已在裡面。信手拈 來的妙語及創意,教我好生欽羨且永不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