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87 Live in Slow Motion
老物最美的新生命
是再次與人們生活在一起
┃舊美好.生活器物.古道具┃

小芳 說話溫柔,待人熱情,介紹起古道具時話語和眼神都充滿火花,和先生小彰在嘉義有間畫室教授繪畫,兩人擁有互補的品味,小彰熱愛老玻璃物件,她最近則迷上茶道,因此將一樓陳設成由她詮釋過的茶室風格。
我和先生小彰是在大學認識的,我學水墨畫,他學油畫,後來一起到師大念研究所,從受美術教育開始,每次要畫靜物的時候,就會觀察老師找來的物件,培養了體察物體細部之美的感知,後來我們回到嘉義生活,因為喜歡老屋,找到這個在靜巷中的房子,原本是作為住家和日雜的販售店使用,但比起日雜,更常有人問我們店內陳設雜誌的器櫃怎麼賣,有一天,我買了《小日子》主題是 「蓋一間心中的小屋」,那天晚上和小彰聊了很多,決定把門打開,讓大家進來看見自己心中的古道具店。

我覺得物品會美,是因為有人的使用痕跡以及時間留下的印記,像銅就是經過人們的撫摸和歲月的沉積,從原先的光亮轉為內斂的色澤,銅金染上一點油墨般的深色才是最美的,這些老物在經過流傳之後顯現的皮殼,就是它們獨有的美感與拙趣,也會希望這些被好好保存的物品,可以再次被使用,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一種惜物的心情,更是讓它們能在新的人生中再次綻放。
很多初接觸舊物的人,不知道從什麼東西入手,其實,不用管這些東西過去曾經是什麼,只要帶回去會繼續使用它們,這樣就可以了。這裡的玻璃瓶,有以前的藥水瓶、汽水瓶、奶瓶甚至是捕蠅器,但這些溫潤通透的玻璃,如今都可以作為花器。空間裡很多乾燥花材,也都是我們出去散步時發現帶回來的,像是有一束蓮蓬,是帶孩子去白河參加蓮花的體驗課程,在路邊看到農人採收不要的。只要有發現美的眼光,生活中任何事物都能成就美。

在這個空間,最有感的就是默默地影響了很多人,即使還是日雜店的時候,也有很多人被我們擺放日雜的櫃子或店裡的椅子吸引,這些物品,都是我們兩人美感的延伸。有朋友是臺灣老碗盤和玩具的蒐藏家,去拜訪他時,家裡的碗盤被一個個疊得到處都是,建議他不如把那些碗盤陳列出來,後來他真的來問我們要怎麼樣擺放,於是那些碗盤不必只被疊著等待增值,能以原本的面目示人。
┈┈┈┈┈┈┈┈┈┈┈┈┈┈┈┈┈┈┈┈┈┈┈
Cover story 087 Live in Slow Motion
Part 1 用我們的方式過慢的光陰
Part 2 在變動的日子做不變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