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人情還有神助
精品咖啡內藏在地性格
一種文化 萬華老城咖啡香

文 Peas Lin
圖片提供 萬華老城咖啡香
「我們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故鄉更好。」
涼粉伯二代辜凱鈴說完,吧檯傳來磨豆機運作時的轟轟聲響,此時我們正坐在呆待咖啡,辜凱鈴與店家主人陳筱怡,一個是萬華在地老店接班人,一個是土生土長當地人回鄉創業,兩人的背景有相異更有相似,一直到兩年前才有機會熟悉,由著共同對於萬華的愛情,因而有了共鳴。2019 年在陳筱怡起身帶領下,「萬華老城咖啡香」這個民間自籌的活動有了第一屆,如今迎來第二屆,更多店家群起響應,陳筱怡作為發起人成為面對年輕人的窗口,辜凱鈴則以自身的海派性格成為導入鄰里頭人的源頭,讓地方的青老年世代,由於活動有更多對話、 互相理解的可能。

陳筱怡說:「要問我萬華獨有的咖啡特色,我還無法定義,但就是因為正在發展,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就顯得更有趣」,第一屆是被基隆咖啡地圖激發出靈感而起始,這次萬華老城咖啡香以文化地圖出發,要讓外地人踏入這個淡蘭古道茶路的起點,卻是以近幾年在臺灣茁壯為主流文化之一的精品咖啡店,作為吸引來客的基地,延展出跑店集章、 咖啡講座、導覽走踏,讓咖啡成為一個契機,領著人們走入萬華的歷史、地景,以及自成一格的人文風情當中。
去年初辦,是陳筱怡一間接著一間店去說明、提案,最後在朋友幫助下,大家各自出錢出力,規模雖小但人人都樂在其中,今年有了經驗,也有更多夥伴,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元,除了咖啡店之外也找到各有人氣與故事的多間知名店頭,創造結合自身個性和咖啡的各種產 品,辜凱鈴甚至以三聖杯取得艋舺啟天宮媽祖同意助陣,記者會當天媽祖聖駕到場、神將在旁吸引目光。即使正式開始前,遇到資金或路權申請等多種難題,但有了人情與信仰的力量注入,依然如期待中熱鬧開展,甚至店與店之間,隨著活動進行,變得更為緊密,「我們共同的群組現在響個不停,也都會互相推薦彼此的店給來參加的民眾。」
Peas Lin 小日子編輯。健檢顯示有胃食道逆流、結腸及出血性胃炎,還有胃息肉、十二指腸息肉,嚴格戒奶中,但到呆待咖啡,冒生命危險也要喝杯麵茶拿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