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給荒野一份自由
就是我的任務和使命

吳書原 主持景觀建築師,以「不只是圖書館 澡堂花園」榮獲2020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從臺中世界花博策展到臺北「西區門戶計畫」三井倉庫歷史建築景觀,皆由他親自操刀設計。
走出捷運龍山寺站,循著導航路線來到艋舺成衣商圈,放眼望去盡是用各式顏料寫著「服飾行」的斗大招牌,「太研規劃設計」就藏身於此。乘著電梯向上,背景由原本的白光在踏入室內後轉為暖黃。設計師吳書原親切地招呼我們進門,談起公司這棟老宅,在改造前的屋況並不是太好,但在當時一磚一瓦的修繕中,也鑿出他心中的夢想堡壘。

從小就喜歡拿著畫筆塗鴉,到了大學選填志願,在傳統教育環境,以及兄姊們高學歷的家庭背景下,他不顧父親反對,選擇了一條當時不被看好的設計之路。儘管分數可以上臺大農學院相關科系,但因著對畫畫的渴望,加上鍾情於東海大學校區的綠意,他毅然決然地跑去念了東海景觀系。

也許是個性使然,不喜歡依循教條式規範的他,回憶大一時,老師分給班上同學們每人一塊田地,以作為一次學習成績。看著同學們又是搬牛糞施肥、又是種向日葵的,他則是撒滿一整片油菜花種子,任由它們恣意生長。儘管被老師要求砍掉重練,但也是從那時候起,他開始迷戀於這樣野生野放、不加以干涉的景觀美學。

當完兵後曾在臺灣工作四年,對於臺灣設計總是追求過於華麗的景觀雕飾感到沮喪,「我告訴自己只有兩條路能選,一就是不再做這行,二就是把自己放到國外,出去闖一闖。」後來到英國唸書,才發現原來英國的景觀設計早已是採取自然野放的理想在規劃,受到這樣的文化刺激後,也讓他決定試著將此觀念帶入臺灣。

「臺灣這片土地上的資源豐富,我們擁有超過一萬種的原生物種,那是其它國家模仿不來,也學不來的,我們應該要找到屬於臺灣自己的驕傲。」今年以「不只是圖書館 澡堂花園」榮獲 2020 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談起當時只有三十天的工期,光是把雜樹清除、垃圾往外清運,就耗費了將近二十個工作天,加上受限於場地,只能以人力的方式挖掘,才造就出這個不靠機械,用純手工所堆砌出來的澡堂花園。
為營造出廢墟式的荒野美學,裡頭所使用的原生物種多達八十種,有些是碎石鋪面,有的是從地底下挖掘出來的廢棄石塊,搭配著松菸七十年來完全沒有被粉刷過的外牆,就如同水泥叢林裡的世外桃源。而圖書館作為一個知識壓縮的空間,走進花園的同時,也將身心靈淨化,在思緒重整之際,也多了留白的餘裕,細細感受自在、無拘束的悠閒光影,是吳書原想帶給大家的療癒和美好。

「我們所做的設計,有沒有辦法讓住在這裡的人,感到某種程度的幸福。」出自於日本知名建築師隈研吾所講出的話,也是吳書原不斷拋出給自己的疑問,未來的他也將盡自己最大所能,以自己的景觀哲學保護臺灣這片土地。儘管「自然野放」的設計仍需要一些時間及時代的努力,但能讓居民們以住在這個空間,有某種程度上的光榮並感到幸福,也是吳書原給自己的任務和使命。
廣編特企 金點設計獎
文 張雁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