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居生活增溫你對家的想像
小日子在這等你來作伴
| 半伴 apartner Share House |

一年半前,隻身從南部來臺北打拼的 Jaime,拎著行囊來到陌生的城市,面對未來的不確定,她或許還無法獲得解答,但為了不留下遺憾,她決定拿出奮力一搏的勇氣,在前往人生下一步的同時,也在尋找一個能夠安身的落角處。
租房子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想在臺北市區找一個房,價位不是高的嚇人、就是空間狹小,撇開套房的選項,在屋子的選擇上更所剩無幾。正當 Jaime 沒有抱任何期望刷著租屋網站時,螢幕上跳出了「半伴 apartner Share House」的相片,直覺把她帶進了這裡,經過兩個月的入住,她甚至加入半伴團隊,結合自己的長才,「與其說生活在半伴,不如說現在的半伴,就是我的生活。」

半伴 apartner Share House,一棟以共居生活的租屋空間,起初看著北上打拼的年輕人,總是因為不友善的租屋環境,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卻步,因著這份不平,希望能為年輕人多做些什麼,於是以「家」為核心出發,讓即使一個人北上或獨居在外的人們,也可以在這裡擁有像家人般的伴兒,相互扶持和依靠。
特別的是,半伴團隊多是北漂的遊子,曾經更是住一起的伴兒。目前雖由 Jeff 主理,但他不以創辦人自居,認為半伴是大家共同經營,就像把海賊王的故事套在這群人身上,一個有理想的青年,想為共居做點貢獻,因為認同,成員們選擇留下,而 Jaime 便是其中一員。

「我覺得『半伴 apartner Share House』更像是一個出租朋友和家人的產業,而空間,只是附贈的。」在物價高居不下的臺北,共居生活,提供了年輕人在短時間內,無法達到的生活品質,從硬體到軟體、再從社群到生活。半伴除了實質上提供完善的居住空間,也是一個營造正能量、實現夢想的跳板。

曾經一位伴兒的話,至今仍讓 Jaime 感觸極深,一位來自雲林的年輕人,從事電影行銷,初入社會的他,為了理想,儘管現階段的薪水只夠打平生活所需,但住進半伴後,他和 Jaime 說:「也許我到了 50 歲,省吃儉用都還無法擁有這樣的大客廳。」輕描淡寫的一句,道盡了這世代年輕人想追夢,卻必須向現實妥協的無奈。

然而,在「半伴 apartner Share House」除了能擁有寬敞的客廳,以及完善的設備;在你的人生漸漸上軌道前,更有人幫你打點生活所需,讓每個人都能夠無後顧之憂的放心去飛,而小日子也會在這,陪你一同走過生活上的不順遂。


「群居,不只是空間的條件,陪伴才是核心,這也是我們取名『半伴共居』的原因,希望半伴是『家』的另一個代名詞。」透過和伴兒的交流,相互分享日常的一切,讓你承租的,不僅僅是空間,而是在城市另一頭的家人。
文 張雁婷
圖片提供 半伴 apartner Share House
▌ 半伴 apartner Share House
Facebook:半伴 apartner Share House
Instagram:apartner.tw_sharehouse
寄售店地址:半伴承德(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85巷5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