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的信眾舉起你的雙手 全臺神明盛會都要走

善男信女舉起你的雙手!全臺灣祭典時間軸化身環島地圖,跟著大甲媽祖南巡,再隨白沙屯媽祖進香前行,把握全年度唯一不用買票看女王頭的一天,恭請金山二媽回娘家,年底還有臺北青山王祭,人稱正港白晝之夜,豐富盛會邀你一起來朝聖。

為求信徒處處有保庇 廟宇周邊有吃有喝有照應

臺酒善化啤酒廠原名成功啤酒廠,取「成功」之名所蘊含的寓意,推出「成功啤酒」,主打「一定要成功」!而以臺南四座月老廟發想設計的月老口紅,獨具巧思地將寺廟個性變成唇膏顏色。

善男信女來報到 廟宇擔當大集合

你知道全臺身高最高的佛像,是哪一座嗎?而哪一座寺廟又最奢華氣派,名符其實地「鑲金」的呢?這期編輯們蒐集了全臺廟宇資料,要來超級比一比,細數那些你不曾留意過的小細節,來看看善男信女們,到底是不是真正熟悉廟宇的小達人!

郭銘哲│站前保安宮群聚信念與美食 豐滿世代回憶的小吃

十全一路上的「新大港保安宮」就是我的國中時代。最常買的早餐是在大樹下的「大港飯糰」。當我鑽過高醫宿舍旁邊的小巷子來到山東街上,看著現在已經退休的頭家嬤,彼時在餐車旁行雲流水地捏製一顆顆飯糰,身材矮小的她站在小臺車的邊上,餐車上堆滿小山一樣高的鹹蛋。

Ivy│開化寺前始終留存的老工夫 都是誠摯勤肯的日常累積

廟口輻射狀延伸就是自古以來彰化最熱鬧的地方,附近有民權與南門兩大市場,南門市場有比較多高貴食材,日常採買則比較常到民權市場,我尤其喜歡一家菌菇專賣攤,之前經營紅葉食趣時為保食材新鮮度,每隔幾天就會來,老闆對菌菇研究頗深,各樣料理的技巧皆不吝傳授。

陳虹羽│與城隍廟相繫的遊子人生 異地從此能生根

那時工作室在北門街,一條大路直通廟口,大夥討論累了就四處走晃覓食,這裡是我們最早探索的地方。彎進小巷弄,兩側整齊並排的紅磚建築,矮房外掛著手繪老招牌,路小小的,徒步就能把街區走得透徹,不比東區科技城開發,這裡像還停留在某個簡樸年代,安靜得沒有一絲聲響。

王浩一│三老爺宮蘊藏歲月點滴 鴨母寮市場吃出雙城韻味

我會自己一個人到鴨母寮市場,從泉成點心店開始,夾一盤天婦羅和一碗肉燥湯麵。這是唯有老臺南人才會出入的地方,炸物特別之處在於緊鄰市場,所以能夠拿到最新鮮的食材,只要材料夠好,不管是四季豆還是𩵚魠魚,薄薄地沾一層麵衣之後下鍋,鮮美都被凝縮其中。

洪愛珠│在湧蓮寺邊菜場循著記憶 用料裡複製家族情感

我媽媽過世對我打擊特別深,所以到全家熟悉的湧蓮寺拜拜,還有在廟口前市場採買,對我會起療癒作用。我記得她是跟哪一攤買羊肉,轉角那家阿嬤常去的水果攤特貴,只有想念時會買一些些。我每週都來到湧蓮寺,憑藉記憶探尋一樣的店攤,買一樣的東西、算差不多的價格。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