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 & Ingrid|都市裡的綠色基地 在室內過戶外生活
我和 GJ 都是露營迷,平常在室內,也想要過著如戶外般的生活,我們發現,種植物是最不花成本的軟裝,卻最快能融入美好舒適空間的捷徑。
我和 GJ 都是露營迷,平常在室內,也想要過著如戶外般的生活,我們發現,種植物是最不花成本的軟裝,卻最快能融入美好舒適空間的捷徑。
很多人一開始可能都是以竹材質認識到范承宗,或許會誤認他是專攻竹藝的藝師。但擁有工業設計背景的他,卻不曾將自己的創作面向侷限化,他能靈活運用不同傳統工藝裡的技藝核心,將各樣的媒材重新組合、詮釋,找到這個世代在工藝創作上的可能答案。
離開了士林捷運站周邊的喧囂,以為要走入靜謐的住宅區,沒想到又經過一條長長而熱鬧的午市,才在好奇著初夏的各種蔬果,就發現自己突然走入靠近河堤的老房聚落,各種可愛的平房和各自前院的綠意恣意伸展著,軌室所在的舊公寓打開門瞬間就能看到大片落地窗正對後面河堤,除了春夏交替時頻繁急切的鳥鳴聲,無其他聲響的工作室裡只有線香的味道,濃重的彷彿也在腦中發出一種低沉而平穩的迴響。
菓實日靜靜地委在萬華區的住宅區內,收掉了前區的內用座位,規畫成有著明確生產線的工作室:烤箱、工作檯、包裝區各處皆貼藏著甜點主廚饅頭的便利貼,筆記上密密麻麻地記載了工作的 SOP,近乎強迫症似的,是無數次嘗試與錯誤修正之後的心血,細節裡都是饅頭對待工作的態度,思路清晰邏輯可見,如同工作室 2021 年末新販售的「動物森林鐵盒餅乾」,理念跟心意都在餅乾盒的設計上好好地傳達與體現出來。
「刺繡的動作某方面就像是一種修補的過程,不知不覺間似乎也慢慢將曾經破碎的自己一片片拼補了回來。」Eric 的許多創作都是在回應自己的童年,從小就易感早熟的他,幾乎沒有兒時放肆玩樂嬉鬧的回憶,長大後的現在,他將這樣的缺憾轉化成創作能量,放任內心的小孩在布面盡情釋放揮灑。
火山的創作全都來自他們的生活,像是在書店看到的恐龍圖鑑、家裡養的各種植物,任何平凡小事全都能成為他們的靈感,再一如既往地加些性感元素上去,有點色有點壞,卻不令人反感,帶著獵奇的趣味,是火山才有的獨特魅力。
在瑾的國高中時期曾經流行過串珠飾品,當時瑾跟著媽媽學習,幫著媽媽做些小東西,串珠不需要敲敲打打,或者高級的器材、耗時的技法,僅僅藉由不同質地、色澤和型態的珠子,再用細線堆疊和纏繞,有著一顆細膩的心,就能在手中生長成各種樣貌的飾品。
建議直接到古著店內從接觸實體衣物出發,感受古著的色澤與質感,並從中挑選出自己較為偏好的風格,也請不要害羞,直接請教店員,以他們的專業知識來為你做建議,會是更為輕鬆入手的方式哦!
在我蒐集的一些太空時代物件裡,隱含著那個時代的設計師們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很有趣的是,這些他們所預想的未來,或許比我們所身處的 2021 年,這個未來還要未來,我們其實還沒有到達他們所想像的地方。這個概念讓我很著迷,覺得當年的設計師是抱持很遠大的志向在探索人類生活的美好。
在光影與風之間,她用自己的方式一點一點地勾勒著關於生活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