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漢子的失敗料理課 修習做菜與身心
今年是一個不同的年,媽媽多了兩塊心頭肉,分別是成天笑嘻嘻跟笑到眼眯眯的小小孩。從家裡寵兒退位,學著跟小小孩相處,自己也學著當起賢慧女子。多年女漢子養成,要轉為溫婉嫻熟本就難如登天,好在爸爸媽媽總保持樂觀開朗的心,也讓我有機會以緩慢的腳步惡補許久未修的料理課。
今年是一個不同的年,媽媽多了兩塊心頭肉,分別是成天笑嘻嘻跟笑到眼眯眯的小小孩。從家裡寵兒退位,學著跟小小孩相處,自己也學著當起賢慧女子。多年女漢子養成,要轉為溫婉嫻熟本就難如登天,好在爸爸媽媽總保持樂觀開朗的心,也讓我有機會以緩慢的腳步惡補許久未修的料理課。
養嬰半年,仍然常在半夜,掙扎於滿足生理或心理需求的天秤。近日梭哈睡眠時間,讀蘿拉.杜奎爾《孩子,我好想成為你最好的媽媽》,她真誠描述自己生子後慘烈的產後憂鬱,如何發病及治療。讀畢第一層感受是荒謬──這也太誇張了吧,為什麼會走到這地步呢──接著想起,我和她並無不同。
書粥的顧店生活如預想般緩慢悠閒,假日比較多外地遊客,若有客人上門就隨意招呼,偶爾彼此開啟話匣子,聊聊我為什麼想來換宿、你為什麼會來長濱,但更多時候是各自埋首書堆,共享閱讀的安寧時光。當地人多選在平日串門子,這時書粥又搖身變成居民的包裹轉運站、孩童放學後的托育所、鎮上情報中心。書店藏書賣書的功能彷彿退居二線,鄰里交流才是重點。
疫病時代最適合從事賞罰並行,秩序與混亂交替的工作,按步驟做就不會失敗的料理往往是最親(近刁)民的選擇。今天,我們做的是召喚兒時早餐溫暖記憶的外婆黑糖客家發糕⋯⋯
羅比啊,你不需要永遠當一個兒子,你可以在一些時候,當一個不符合父母期望的人,一定要試試看,變成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人生經歷中,大概也會有不那麼黑白分明的時光,那些委屈,都是人生裡倒流的鼻涕啊。
不會厭倦,在每個相像的日子裡,生活一層一層都在蛻變,沙發從東曬的窗邊,搬到面山這邊,生完小孩又推去角落。這次疫情推著我們面對生活之瑣碎,而我在瑣碎裡看見你愛的可貴。
市場旁的編輯事 110 ✎_ 反正海知道 本月值星 Peas Lin 在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王牌冤家》裡,開頭 Jim Carrey 飾演的男主角&nb
第一次採訪時,他跟我說,有一天會住在這裡,過種菜養雞、自己做食物的生活。果不其然,過沒一兩年他將山下租屋處退掉,正式搬進山裡。在疫情時期,不用刻意維持社交距離的山中似乎更令人羨慕。
當廢懶成為了自己的人設,外界的紛紛擾擾再與自己無關,不期不待,這個世界就不會對你造成傷害。
她不喜歡被稱作誰的太太或媽媽,長大後我終於以一個獨立個體看待她,稱呼她「蓉」。前陣子翻出一張蓉的高中舊照,眉宇間神情和今日幾乎沒有改變。曾聽人說過,若眼神看上去和幼時相同,代表現在的你很接近純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