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日常擠出片刻 深夜的自癒時間

養嬰半年,仍然常在半夜,掙扎於滿足生理或心理需求的天秤。近日梭哈睡眠時間,讀蘿拉.杜奎爾《孩子,我好想成為你最好的媽媽》,她真誠描述自己生子後慘烈的產後憂鬱,如何發病及治療。讀畢第一層感受是荒謬──這也太誇張了吧,為什麼會走到這地步呢──接著想起,我和她並無不同。

在旅行中複製生活 是為了平衡探索視野和安穩舒適

旅途中的生活味溫柔地平衡了我們在新鮮視野與安穩舒適間的關係。現下不能長途旅行的日子裡,我們依舊圍著家裡的大餐桌,品嘗著地利之便的義大利火腿、荷蘭的起司,複製旅途中的慢好時光。

林達陽|看見雪的房間

有一次又在研究室孤獨地徹夜工作,直到天光大亮,我走出研究室,竟看見學校後方的山上,有著一點寂寞的雪色。以前念書時其實就看過,那時還向人形容那雪像糖霜,或許那時的生活願想,總是甜的。只是這時看著那山上的雪色,不知道為什麼,想的卻是細細、苦苦的藥粉。

與路咖啡│在無人煙的山城小站 隨心款待到訪旅人

大華車站周邊只有幾戶人家,在那個煤礦業興盛的年代,這裡曾是雜貨店,兩年前決定租下和一路搬過來生活,鄰居阿嬤們起初知道我想開店都很替我擔心,因為幾乎不會有人在這裡下車,但我喜歡這環境,一路也喜歡,想著既然都是自己喜歡的,不如就放手試試吧。

Hank│好地方的熱情想藏都藏不住

相較於儀式和準則,我更在乎老闆怎麼對待自己的咖啡,從空間到器皿,若細節不夠用心,絕對能感受出來,品味咖啡其實並不複雜。一間好咖啡店好喝是最基本要件,會讓我愛上一間店的原因往往都是因為店主的渲染力,最直接的判斷方式就是老闆本身會不會喝自己的咖啡。

福爾摩沙精釀啤酒│來自法國的啤酒滋味 用金黃泡沫串起的臺味人生

16 年前,我第一次來到臺灣,為期一個月的旅程不是來旅行,是為了追愛。臺灣雖不是啤酒的原鄉,我仍希望將屬於臺灣的氣味融入其中,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訴說這片土地的美麗,遇到有趣的味道就想把它製作成啤酒,在不同的啤酒基礎上加入在地風味。

再怎麼不想家 也還是忘不了這個味道

記憶裡的家鄉味,是臺灣遊子最難以抵抗的鄉愁。平時吃到厭煩生膩的小吃攤、替家人跑腿總會繞過去的熱炒,或從小吃到大的熱呼呼紅豆湯,這些點滴不自覺與腦海裡情感畫面匯聚成型,伴隨我們走向遠方,不曾離去。來看看受訪者們心中,那說不出哪裡好,卻始終無法替代的味道!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