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皂一則故事 傳遞美好價值
一塊皂一則故事傳遞美好價值 一種觸感 最貼身的感觸 手中握著打皂泡桿,就這樣一直搖動,不停地繞圈攪拌,不知不覺竟過了六小時。 在繁忙生活中,藉由看似重複單調的機械性動作,腦袋獲得淨空,心靈也隨著時間流
一塊皂一則故事傳遞美好價值 一種觸感 最貼身的感觸 手中握著打皂泡桿,就這樣一直搖動,不停地繞圈攪拌,不知不覺竟過了六小時。 在繁忙生活中,藉由看似重複單調的機械性動作,腦袋獲得淨空,心靈也隨著時間流
捏陶將心事都撫平 一種手藝 關於捏陶這件事 一年多前開始,在臺北或臺中各種熱門手工藝課程當中,每每秒殺最速、向隅最扼腕、因為報不上而客訴最多的,可能是陶藝課。 受歡迎的原因,不只是能很實用地把做好的杯
一間房子 傳統透天屋層之家的改建想法 口述=方瑋 「都市山葵建築設計工作室」負責人。東海建築研究所畢業前後赴日修業,於小嶋一浩與赤松佳珠子C+A-Coelacanth and Associa
一個音樂祭 現場演出與電影串接 口述、攝影=王銘 當過雜誌編輯、開過Live house。創辦「地球的聲音」活動籌辦公司。 希望把環境、動保、弱勢等社會議題變成有共同記憶的活動。 文字整理=鄭
我想做的是感動人心的溫暖設計 一種設計概念 現代生活與傳統工藝的對話 什麼是溫暖人的設計呢?我總覺得,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可能以後都是機器人的世界,充滿著冰冷、沒有血液的生活。而遠古時期人類就已靠手作
一場展覽 少少醒少少睡 口述=黃偉倫 熱愛藝術的創意工作者,曾留學於美國、日本早稻田大學就讀MBA,為藝術資訊網「草字頭」經營者。double-glass.com 撰文=鄭雅文 圖片提供=草字頭、少少
「金繼」又叫金繕,是一種漆藝技法。將生漆黏合器皿碎片,表面再敷以金粉或銀粉。對我來說,它不只是陶瓷修復,更是一種讓美麗再生的創作。
一個空間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 口述=曾志偉 「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創辦人與設計總監,建築作品「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獲2014 ADA新銳建築獎特別獎。 撰文=鄭雅文 圖片提供=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自然
我想彈奏森林的聲音和那些無法解釋的故事 一種創作 傳遞音樂無形的美 臺灣的長巷、街樹、紅磚牆、洗石子地板⋯⋯,讓我想起了老日本,也喚醒鄉愁。 如果要為臺灣配樂,腦海裡直覺浮現專輯《grace》的旋律,
一種創作想法 透過鏡頭認識自己 攝影・口述=張雍Simon Chang 旅居斯洛維尼亞(Slovenia),曾就讀布拉格影視學院(FAMU),剛出版《要成為攝影師,你得從走路走得很慢開始》文字攝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