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的鍋子|飯後來碗甜湯一天才算得上完整
也許是四季如夏的天氣讓臺南人對於甜湯格外癡迷吧,飯後或是午後不自覺就會想要來一碗冰涼香甜的滋味沖去暑氣,搬來臺南七年了,也許本身對於甜度的接受度還跟不上在地人的程度,但飯後來碗甜湯或甜飲早已成為習慣,這樣的一天也才能稱上完整。
也許是四季如夏的天氣讓臺南人對於甜湯格外癡迷吧,飯後或是午後不自覺就會想要來一碗冰涼香甜的滋味沖去暑氣,搬來臺南七年了,也許本身對於甜度的接受度還跟不上在地人的程度,但飯後來碗甜湯或甜飲早已成為習慣,這樣的一天也才能稱上完整。
透過在我插畫中所創造出與記錄下的細節和脈絡,我相信,它們都能在時間的長河裡保有曾經創造者讓它們誕生的那份美好心意,不會抹滅。
初春時光,我們走進高雄與屏東的客家聚落,在地阿公阿婆與年輕人們將廟埕當做舞台,擺一席庄頭劇場,娓娓道來傳承三百年的六堆客家文化。先民於三百年前在下淡水溪、林邊溪及東港溪流域建立起抵禦外部勢力的村落,形成六個聚落,隨著時光流轉,「六堆」傳承至今,成為屏東及高雄地區客家人的集體認同。
臺虎總是不按牌理出牌給人許多驚喜,但能肯定的是臺灣生活是臺虎宇宙的太陽,從外包裝到酒體風味,從社群貼文到酒吧空間,每個細節皆圍繞臺灣人的共同情感運轉,啜飲臺虎精釀,喝下的就是最好的臺灣生活味。
女人寫作需要自己的房間,我覺得我寫作除了自己的房間,我還需要一個可以自由進出的地方,可以走路就能到商店,超市,菜市場,可以搭公車跟捷運就能去醫院,我逐漸知道了,我真正理想的生活並不是在遙遠的地方,我不是那種可以隱居山林鄉間的人,我屬於城市,城市讓我感覺到自由,而這是屬於我這樣不敢開車,害怕騎車的人需要的自由。
Ruby 是坪林茶農二代,從小就在茶園和茶廠長大,興趣所在原先是室內設計,曾長時間在海外的大城市工作,但處在所有呈現結果都追求氣派奢華高端的環境,惜物是不存在的事情,心裡的茫然和疑惑反而從細微處裡滋長,最終她還是選擇回到臺灣,與哥哥討論後,決定創立以茶為出發的品牌。
溫黃的光、木質的櫃、精巧的器,在主理人琦琦的妥切擺放下,讓人能在僅有幾坪大的空間裡,感受到自己被這些美好物件緊緊地擁護著。
為了吃某家店而去遠方,為了一群朋友而遠行,起初是為了美食,而後是為了友誼,瀰漫著食物香氣與歡聲笑語的飲食,已超越了單純的美味,將會在記憶裡久久不散。
此搭配轉變,不需要去定義風格:芥末黃的外牆面、後山採集來的植栽與苔球、混搭的配色、老件翻修、編織、窗和光線的流向,時間與空間自然會讓物件長出存在於此的意義。
沿著阿里山公路驅車而上,白日的光將二旁的樹曬得金黃,雲朵胖胖地在山的這頭那頭緩緩飄著,車裡播放著彼此最喜歡的樂團的歌,你一句我一句的唱著,儘管不看著對方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緊接在一起,在最風和日麗的日子裡,選擇來阿里山被自然圍繞,度過一場只屬於二個人的高海拔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