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衷感謝有土鍋的日子 得以讓世界無傷料理有愛
靜靜地看著煙縷從鍋蓋的孔縫中冒出,之中伴隨著食物的氣息,便能感到無比心安,因為你知道鍋裡的食物正在成為更好的樣貌,彷彿世界上真有這麼一個的地方,讓我明白付出能是有回報的,時間無傷,毋須畏懼。
靜靜地看著煙縷從鍋蓋的孔縫中冒出,之中伴隨著食物的氣息,便能感到無比心安,因為你知道鍋裡的食物正在成為更好的樣貌,彷彿世界上真有這麼一個的地方,讓我明白付出能是有回報的,時間無傷,毋須畏懼。
即便現在的小套房絕不是一般人認知中家的模樣,對我來說,也不是 100% 的理想,但這是我在臺北的第一次有了歸處。我最喜歡角落是沙發,十餘年的租屋生活,你也許能買一顆懶骨頭,卻很少有餘裕能擁有一座沙發。
我和 GJ 都是露營迷,平常在室內,也想要過著如戶外般的生活,我們發現,種植物是最不花成本的軟裝,卻最快能融入美好舒適空間的捷徑。
以廟宇為核心的城市發展歷史,讓位於古城區的博愛商圈,聚集許多西服店、旗袍店與糕餅店,至今仍有不少傳承已久的老店鋪深耕於此。桃園市博愛特區文創商業發展協會致力推廣在地走讀計畫,以「共善、共享、共好」為核心理念,並以「探尋古城生活」推出一日遊程,邀請你我跟著導覽人員一同走入古城街區,探訪在地老店鋪的新舊融合,感受古城昔日的風華與人文底蘊。
基隆坐擁一望無際的藍天碧海,在海洋保育與導覽推廣不遺餘力,望海巷潮境海灣—範圍自環保復育公園海岬至深澳岬之海域,山海景觀秀麗、生態資源豐富,具有獨特海岸地質風貌與潮間帶。基隆潮境海灣節至今已邁入第五年,每年吸引上萬人次參加,已成為北臺灣年度盛事,以「你想要的海洋生活都在潮境海灣節」為口號,在每年春末至秋初時節,推出各大「潮」活動與精彩的帆船賽事與體驗活動等,讓民眾與海洋生活產生更多交集。
待在現下的租屋也五年了,不知不覺這裡已成為一定程度上的心屬之地,喜歡的燈光、桌子和擺設,隨時能放想放的音樂,周遭的一切都讓我自在,想法來的時候,選個地方坐下就能畫畫,是現階段的我能拼湊出來的理想。
來自南投的巫玠茗,童年時家境較為困難,夜市的古早味雞蛋糕便成為了飲食日常。 這份童年記憶將他帶往創業之路,把喜愛的雞蛋糕與偉士牌結合,以家鄉魚池為諧音,在24歲那一年創立「魚刺人雞蛋糕」。
結束七年國外古董買賣工作的黃思喬,帶著對藝術的熱忱,回到家鄉開咖啡廳,以《三國演義》諸葛亮的一段詩句:「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為靈感,創立「日遲DIDcoffee」,希望打造一處藝術與生活相融的空間。
「做粿一定要在三合院。」雙口呂文化廚房主理人黃騰威與周佩儀將三合院的空間作為溝通的渠道,提供製粿教學課程,讓大眾能更全面地理解與體驗米食文化。即便三合院重新翻修到後續經營都需要百般細心與耐心,也聽過來自各方質疑的聲音,兩人依然秉持初心,只為讓年輕世代重新看見逐漸遺失的記憶。
蒸騰的煙氣伴著濃濃豆香,「白水豆花」堅持每天現做的豆花在永康街廓飄香。這般簡單的日常對主理人成益來說並非理所當然,他多年前辭去十多年的媒體工作,回到家鄉臺東開餐廳,希冀打造一間自己喜歡的店,但因營收不理想與店面租賃問題,現實因素如重拳狠擊成益的創業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