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o|收納旅行回憶的真空膠囊

幾乎是不需要再用手機查找資訊,我閉著眼都能重現東京那條我最習慣的吃拉麵路線。從東急東橫線中目黑站下車,往「正面出口」方向刷 Suica 離站,一出車站就準備等紅綠燈過馬路,看到高架橋下的蔦屋書店後右轉再三步併作兩步前進,這時愛不釋手的拉麵店 AFURI 就在眼前。

當浪潮退去 通往神明居所的白色大門

鳥居,最常見是紅色,在日本福岡系島卻有一座彷彿漂浮在海上的白色鳥居。白色有著純潔、淨化、驅邪的意義,自古以來便常在祭祀神明時使用,象徵神聖之地。日本人相信「鳥居」是人界與神域的邊界線,跨越鳥居代表人們從人界進入神域,也像是從人界通向神域的「門」,海水退去,穿過鳥居,如同走入神明居所。

最難抵達的地方 過最屬於自己的鬆軟時光

書粥的顧店生活如預想般緩慢悠閒,假日比較多外地遊客,若有客人上門就隨意招呼,偶爾彼此開啟話匣子,聊聊我為什麼想來換宿、你為什麼會來長濱,但更多時候是各自埋首書堆,共享閱讀的安寧時光。當地人多選在平日串門子,這時書粥又搖身變成居民的包裹轉運站、孩童放學後的托育所、鎮上情報中心。書店藏書賣書的功能彷彿退居二線,鄰里交流才是重點。

臺中西區|在繁忙的城市中 擁有這些店是幸福的

西區是臺中人文薈萃之地,新興商店雨後春筍般冒出,然而比起努力追尋最新流行,我更擅長走訪歷久而彌新、不衰的店家。次次再訪會在舊時回憶疊刷新的記憶,層層堆疊在年紀漸長後,形塑出獨有的風格與樣貌,這樣的執著似乎也帶點固執的浪漫。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