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線彌憾 碎痕與缺口都是人生裡的情深義重
很多人覺得金繼修復漂亮、與眾不同,欣賞金銀補線在本已注定丟失的器物上重新長出詮釋,但對於小賴跟書瑋這樣的修復師而言,金繼真正精華的地方,反而無關乎視覺,並不存在於那個你看到的表象,真正的意涵,來自於每一個物件與人背後的情感牽連。很多時候才發現,原來器物不只是器物而已,對於物件的情深與義重,透過金繼的過程,讓人坦然接受事物崩裂皆是生命的必然,讓碎裂的紋路與破損的缺口都成為存放回憶與時光的安所。
很多人覺得金繼修復漂亮、與眾不同,欣賞金銀補線在本已注定丟失的器物上重新長出詮釋,但對於小賴跟書瑋這樣的修復師而言,金繼真正精華的地方,反而無關乎視覺,並不存在於那個你看到的表象,真正的意涵,來自於每一個物件與人背後的情感牽連。很多時候才發現,原來器物不只是器物而已,對於物件的情深與義重,透過金繼的過程,讓人坦然接受事物崩裂皆是生命的必然,讓碎裂的紋路與破損的缺口都成為存放回憶與時光的安所。
通常一個全新的空間都會需要時間磨合,慢慢染上生活的痕跡,但若物件一開始就是舊的,而且舊得很好看,就像是給最熟悉的理髮師剪髮,免去剪髮後的尷尬,有的是一種整理過的自然狀態,老器物之於空間就是這樣的舒適感。
去年中秋節烤肉,家人買了全家「匠土司」夾肉片,「三段式燒成」工法讓土司吃起來格外細密,香味最後化在舌尖上,我嚐一口就驚豔不已,深刻地感受到便利商店麵包的進化。
自從發現全家推出「滿餡麵包」後,這商品已成我與家人的日常生活一部分。金黃烤色的麵包體,講究的餡料設定,讓餡料均勻填滿麵包,這種一口一口吃到豐富飽滿餡料的感覺讓我憶起高校生活:與熱血死黨衝去合作社搶購炒麵麵包,慢了就吃不到。
從此要有一段時間,我是一個沒有詩集在市面上流通的詩人了。這聽起來的意思,好像要變成一個想不起年少燦爛時光、總在小心迴避尷尬糗事的成熟大人一樣⋯⋯
回想人生不同階段裡,泡麵之於我是種格外珍貴的存在。爸爸常會在煮宵夜的時候瞞著媽媽讓我們姐妹倆偷偷分食一些,好不容易吃到的一兩口泡麵,因為稀少更顯得無比美味。
幾乎是不需要再用手機查找資訊,我閉著眼都能重現東京那條我最習慣的吃拉麵路線。從東急東橫線中目黑站下車,往「正面出口」方向刷 Suica 離站,一出車站就準備等紅綠燈過馬路,看到高架橋下的蔦屋書店後右轉再三步併作兩步前進,這時愛不釋手的拉麵店 AFURI 就在眼前。
原以為兩週便會結束的限制,如今已進入第三十天。無法隨意出門的日子,位於臺北某老舊公寓五樓的女子宿舍裡,四女一貓的日常漸漸開始出現了些變化⋯⋯
寫下家人同時寫下自身,那些被仔細端詳的過往,糾結、矛盾和探問,都成為存在的證明。本期聊聊天邀請分別曾以母親、弟弟為書寫對象的作家江佩津與廖瞇,分享曾經嘗試觸碰、理解並梳開的自剖過程。
但願你仍對世界保持好奇。你我青春時代生死相許的一切美好物都愈來愈遙遠了,但我仍願你還有熱情跟年輕人訴說那些足以不朽的種種美好,但願你仍能讓他們雙眼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