鼴鼠咖啡error22×二子咖啡|制式化的生活我不想過 所以用策展在咖啡店裡做夢

我理想中的生活體驗是能透過策展慢慢傳遞出去,希望能在這間咖啡店裡持續求新求變,讓即便每天只是來辦公喝咖啡的人,也能因為看完一場展覽而讓平靜的日子獲得一些刺激,讓藝術和創作不再是那麼有距離感的事情。

凃立葦|有一間小屋安穩自身 享受即興在生命發生

終於有了一個能安穩自身的地方,讓更多有趣的事情得以進到心中。對於未來我不會多想,與其按部就班達成可預見的目標,不如享受出其不意的隨機感,去發現「啊!原來我可以這麼做」,有時反而能得到更多。

周蘇宗|豪放裡內斂文人詩心 以臺語詩書寫世間萬物人生百態

說到臺語詩,其實許多人對臺語文的說法與寫法各有定見和看法,但周蘇宗不拘泥於傳統,他認為語言是活的,會持續成長與變化,他受邀去演講,用臺語朗誦《小王子》與《百年孤寂》,他不斷閱讀也熱愛看電影,他讓自己保持敞開與好奇,他從這始終在改變而混亂的世界汲取靈思,創造出讓人能穩定自身安放自我的詩作。

BenQ|插畫家 許匡匡|在舒適的光裡 畫出心裡的理想模樣

過去多以平面插畫為主的插畫家許匡匡,近年開始嘗試立體陶作以及鉤織等全新的創作媒材,在一次次的自我挑戰中,她彷彿就此儲備了用不完的勇氣與能量,全心傾注於作品裡。在創作的探索路上,BenQ 的 WiT護眼閱讀檯燈,也像是默默在一旁陪伴她創作之路的關鍵夥伴,滿足她不同情境的燈光需求,讓工作室總是能提供一樣舒適的照明,讓她安心創作。

李問孝|用物件堆疊出一個 懂得陪伴的房間

慢慢添、慢慢加,用喜愛的物件堆疊出家的模樣。於我而言要對一個空間產生歸屬,必須是空間裡能有與自己頻率相通的東西,住進公寓的這幾年,我和玩具們就像陪伴左右的朋友、互相扶持。即便明白自己總有一天會搬離這裡,但美好的回憶仍會常存於心。

袁艾菲|練習捨去不適合的物質與人際 才能真正看清與成長自己

三十歲後段,我變得安穩,不再隨著大眾的定義或期待隨波逐流。一直到現在我才明白,我不是少了什麼,而是要學會把不適合的東西捨離掉,無論是物質的、人際的、心靈的,才能真正看見跟明白內在的自我。

綜口味娛樂|盡情去碰壁去踢鐵板 夠痛了就是復原的開始

想更早頓悟,就請發揮洪荒之力去經歷各種事情,勇敢地去愛人,勇敢去做任何事情。我非常鼓勵大家去碰壁,因為隨著時間,壁只會越來越厚,如果一下子就撞到超厚壁,真的會一蹶不振,慢慢訓練撞小壁,等到頭夠硬了,再厚的壁我們都撞得碎。

文策院|從生活中找靈感,會有永遠說不完的故事——漫畫家黃色書刊與《勇者系列》

「這個世界對我來說,有很多故事可以說,我一邊創作,劇情一邊在我腦海中擴散,我再慢慢地把腦海中那些情節、角色一一呈現出來。」這份想把故事說出來的動力,驅使黃色書刊成為漫畫家,自小學到現在。黃色書刊多年來不間斷地,在臉書粉專上日更《勇者系列》,內容千變萬化,以「冒險」題材為核心,把戀愛、時事、社會等諸多議題融入其中。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