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洲歸國後 決定來此開人生第一家店
我是道地的臺北人,小時候會和媽媽到迪化街辦年貨,那種熱鬧的場景,以及各種南北乾貨的香味,一直留在我心中。從澳洲歸國後,經常來大稻埕找老朋友,喚起小時候回憶,迷人的味道在我心中澎湃,所以選擇在大稻埕開「Le Zinc 洛 Cafe & Bar」洛酒館。
我是道地的臺北人,小時候會和媽媽到迪化街辦年貨,那種熱鬧的場景,以及各種南北乾貨的香味,一直留在我心中。從澳洲歸國後,經常來大稻埕找老朋友,喚起小時候回憶,迷人的味道在我心中澎湃,所以選擇在大稻埕開「Le Zinc 洛 Cafe & Bar」洛酒館。
口述= 賴勝煌 ( Jacky ) & 李盈蓉 ( Phoebe )Jacky 熱愛旅行,喜歡看電影和交朋友;Phoebe 是位愛做夢的七年級女生,喜歡旅行愛聽音樂。兩位國中同學,離鄉多年後再
1920 年代的台北,上班族、學生通勤,最常搭的交通工具是鐵路,當時要從萬華到新店,就有一條「萬新鐵路」,會經過現在大家熟知的捷運站,像是古亭、公館、景美,一路向南到新店、
口述= 九哥 本名黃建忠,大稻埕出生長大,擔任展演策展行銷團隊掌舵者多年,來到重建街後找到第二春 ;從此,每周有好幾天,待在老房子裡辦公、陪客人聊天、看海。 撰文= 葉思吟 攝影= 欖仁
撰文.攝影=張與庭 在台灣念英國文學,在英國研究台灣電影,現任職於倫敦媒體公司,繼續搞文化交流。 「想像一下,這裡是諾丁丘,我最愛的倫敦角落之一。每天,這裡都有市集,販售各種水果和蔬菜。還有一家刺青店
流過古今的那條護城河 一個街區 新竹東城門 常搭高鐵路過「風城」新竹,新建樓房呼應電子科技業意象,不免油然生起這城有些硬梆梆感覺。直到初冬,由在地文化人帶領,穿梭於現代與古老交融的時光巷弄中,發現庶民
在市井角落裡發現微熱感動 一個角落 小民市集 因為工作關係時常往返許多城市,常藉著出差名義多留幾天,是我慣用的旅行方式。時間不多的話,就會果斷捨棄名店跟熱門景點,而改去逛當地市集,讓自己貼緊一座城市最
濁水溪畔的市仔頭承載歸鄉夢想 一個設計 拆解新 3D 藍晒圖的設計語彙 從 2004 年啟用的臺南海安路藍晒圖,最後在 2014 年 2 月以刷白牆面的方式消失於臺南,但在 2013 年面臨拆除危機時
歸鄉青年打造在地藝文發聲平台 一種開店想法 遇見新北的文創風情 向來被認為民風強悍、文化厚度扎實的三峽,當年在老街保護運動上 帶領風騷、鬧得火火熱熱的「三角湧老街」,這些年湧入一波波攝影愛好者朝聖,三
撰文= Joying Chang 曾效力於數個文化藝術組織,2011 年夏天和先生一起回到台中成立「旅人之森生活旅行案內所」,發願把每次旅行都過得像生活一樣自在。 攝影= Jo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