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睿|用幽默轉譯琥珀裡的記憶 是我的天賦也是我的叛逆
「那一刻‧琥珀的記憶」從展區標題再到主視覺與展覽設計,全都顛覆了以往我們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及科學教育展覽的想像。臺灣極少數專攻恐龍研究的科學家楊子睿,這一次終於抓到機會,以年輕且新鮮的視角,讓人走進科博館,走進他的研究裡。
「那一刻‧琥珀的記憶」從展區標題再到主視覺與展覽設計,全都顛覆了以往我們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及科學教育展覽的想像。臺灣極少數專攻恐龍研究的科學家楊子睿,這一次終於抓到機會,以年輕且新鮮的視角,讓人走進科博館,走進他的研究裡。
童年、童真與童趣是我最初對於雞蛋糕的想像也是心底的總結。是因為雞蛋糕,帶領像我這樣的魚池小孩,去到我未曾想過的世界各處,也希望每一顆親手烤製的雞蛋糕,能夠代替我,在更多人身上創造屬於他們自己對點心最快樂美好的記憶。
透過在我插畫中所創造出與記錄下的細節和脈絡,我相信,它們都能在時間的長河裡保有曾經創造者讓它們誕生的那份美好心意,不會抹滅。
認為只要去運用你現有的條件,去順應每一個生命階段裡的狀態,其實不用特別或一定要買或添購什麼,就已經足夠打造出最適合你自己的空間樣貌了。●
《給》找上了音樂製作人陳君豪和作詞人葛大為,三人像是參加一場音樂創作營,共同將每一首歌的雛形建構起來,徐佳瑩笑著說,這是她做得最滿意,也是最接近她嚮往創作模式的一張專輯了。
此搭配轉變,不需要去定義風格:芥末黃的外牆面、後山採集來的植栽與苔球、混搭的配色、老件翻修、編織、窗和光線的流向,時間與空間自然會讓物件長出存在於此的意義。
讓約會這件事情回到最原始二人相知熟識的過程,讓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每一次的約會都是進一步的認識,享受其中就好。沒有任何的勉強,像那個曾經對著螢火蟲許願的自己,這麼純粹這麼真心。
廚房裡飄來熱暖暖蛋糕的香氣
和喜歡的人喜歡的朋友
聚在餐桌上一起吃飯有說有笑
這是我所嚮往的生活模樣
有時候在汲汲營營的大城裡生活久了,會誤以為生活的樣子就是在週間與工作拚搏,於週末在城市放肆。曼哈頓水泥叢林承載了太多關於「成功」的故事,而時間一拉長,甚至會誤以為這樣不停督促自己前進才是「正確」的生活方式。然而生活永遠有另一種樣子。
弓箭手從雙榮百貨的1.0 舊址搬遷到了崇文公園旁的永安街,從少少13 席座位及非常非常非常小的廚房,換到了有著自成一格的磚牆庭院,座位數也成長到三十席卻毫不擁擠的米色一樓老屋。這次的搬家對他們來說,除了可以在餐點設計上有著更為彈性的選擇外,也讓座位的限制不再如此緊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