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菁╳楊士範】時間花在哪裡 成就就會在哪裡 不過戀愛除外
聊聊天 兩位作家的感情與創作觀 企劃=《小日子》 內容協力=BIOS Monthly 線上雜誌 撰文=潘怡帆 攝影=陳昭旨 李維菁(圖左) 長期擔任藝文記者,寫別人的新聞,一出手寫小說《我是許涼涼》立
聊聊天 兩位作家的感情與創作觀 企劃=《小日子》 內容協力=BIOS Monthly 線上雜誌 撰文=潘怡帆 攝影=陳昭旨 李維菁(圖左) 長期擔任藝文記者,寫別人的新聞,一出手寫小說《我是許涼涼》立
吸引全球政治觀光客的墨西哥革命山城 一個小鎮 芙烈達卡羅的畫中世界 我和男友是在芝加哥偷偷註冊結婚的,為了慶祝彼此的新身份,我們選擇到墨西哥「探險」,首站目的地是革命觀光勝地 San Cristóba
一種關係 The charisma of internet 撰文=張倩瑜 在巴塞隆納念MBA,在網路公司當產品經理, 對視覺藝術著迷不已, 閒暇之餘走訪畫廊展覽與藝術博覽會調劑身心。 我是網路世界裡徹
一間店 凝結六〇年代的時光 撰文=Alison 用腦過度的熟女文字工,經常因為工作必須到其他城市晃 盪,但是喜歡台北、音樂、文字和瑜珈。 攝影=鄭曉雯 一個工作上的約會在中山堂對面的上上
一部紀錄片 回溯原生土地的故事 口述=鄭慧玲 導演,長期關注地方事務的獨立影像工作者。 曾經獲得金穗獎、地方文化紀錄影帶獎,及入圍女性影展等獎項肯定。 代表作品有《機遇之旅─紅斑性狼瘡記》《漫漫長路—
一個經典 50年拍了40多部電影的導演 撰文=聞天祥 資深影評人、台北金馬影展執行長。 從16歲投稿第一篇影評至今已27年。 《過影》一書紀錄他和電影一同成長的日子。 圖片提供=佳映娛樂
一種創作概念 AKIBO 用光虫跳脫框架 口述=AKIBO李明道 具有設計師與藝術家雙重身分。經典作品有羅大佑、陳昇、伍佰等唱片設計包裝。 2000年後投入多媒體科技、互動機器人創作。深信創作實踐可找
一種回饋 馬祖少年的家鄉灌溉 撰文=皮耶恰 為避免「思考迴路封閉」,從學院的俄國文學研究走入社會。看過一些美景, 說了一些再見,現在只渴望真心且不需刻意就能平靜地過生活。 圖片提供=劉浩晨  
向櫻桃子說再見我心裡永遠的三年四班 一部漫畫 陪我成長的櫻桃子 平成年即將步入尾聲,回顧這一年,日本年號的結束我並不在意,最令 人哀愁的,反而是必須向自己的童年及青春道別。從年少時代陪伴我成長至今的安
在英國人眼中,「明信片」屬於觀光商品,他們慣用的是「卡片」。英國人寫卡片問候是傳統的一部分,親筆寫下的祝福和親手密封的過程,不僅充滿隱密性也是一種正式的禮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