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艾克 × 毛奇|關於點心的真心話老實說
你心中經典的臺式點心有哪些呢?不管是哪一類點心,每個人心中似乎都有自己認定最美味的那個味道,於是本期小日子從茫茫點心海中撈出三種你一定吃過的臺式點心:蜂蜜蛋糕、克林姆麵包以及蛋捲,每一種類再精挑出六款品牌,總計 18 款點心,邀請愛吃也懂吃的索艾克以及飲食工作者毛奇,在某個晴朗的午後,來場甜滋滋的點心派對!
你心中經典的臺式點心有哪些呢?不管是哪一類點心,每個人心中似乎都有自己認定最美味的那個味道,於是本期小日子從茫茫點心海中撈出三種你一定吃過的臺式點心:蜂蜜蛋糕、克林姆麵包以及蛋捲,每一種類再精挑出六款品牌,總計 18 款點心,邀請愛吃也懂吃的索艾克以及飲食工作者毛奇,在某個晴朗的午後,來場甜滋滋的點心派對!
生活裡有點心,好像是在生活的蹊徑裡突然冒出一條小路出去,在那短暫的五分鐘十分鐘的點心時刻,允許自己從生活的主旋律,或人生的賽道上逃逸出去一下,或者說是分心,把自己安置在一個安全舒服的地方,就算多繞了點路、就算沒有獲得什麼也沒有關係。
童年、童真與童趣是我最初對於雞蛋糕的想像也是心底的總結。是因為雞蛋糕,帶領像我這樣的魚池小孩,去到我未曾想過的世界各處,也希望每一顆親手烤製的雞蛋糕,能夠代替我,在更多人身上創造屬於他們自己對點心最快樂美好的記憶。
我常說本身帶了太多偏見的人,是無法在條通待太久的,這裡的確是城市裡黑暗的一角,習慣了陽光普照,當不經意看到一點點黑暗面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新奇好玩,但我早已習慣待在這陰暗的地方,我享受的是找出那些不容易被看見的一絲絲光芒。
我一直很難被理解或定義是哪裡人。人生的前三分之一在美國與臺北二地移動,身分的游離與模糊反而使我身段更柔軟,我可以是美國女孩,也可以是臺北女生,曾經最難熬的時光都隨著這部電影,封存在那 2003 年的臺北裡了。
以前把自己做好就沒事了,養育小孩卻不一樣,照顧孩子是當情緒浮現時就要學著內化排解,這幾年讓我更學會怎麼觀察自己,先體會自己的變化,才能不影響到孩子。
大家都說臺北充滿機會,但當你一無所有地上來,你只是得到一張入場券;事情是當你做好準備的時候,才會發覺並有選擇的餘裕。
常覺得受限於社會給予的刻板印象,很多時候女生會習慣性限制自己的可能性,而健身帶給我的是一種抒發,讓身體帶動心靈的動能,嘗試抵抗壓力的當下,似乎架在身上無形的框架也漸漸被打破了。
很難說臺北是老派的。它既不是倫敦、北京那樣幾百年的城,也沒有發展成東京、紐約般的巨型都市。整個臺北,倒像個小城故事。山海都近。市區至國家公園不用一個鐘頭。治安良好。衛生可以。言論自由。藝術電影市場蓬勃。因地方小,和民情上的寬鬆彈性,使得臺北未必是工作上登峰造極之地,但是個容易過尋常日子的地方。
臺北是一個很混融的地方。這裡好像沒有一個真正非常知名的臺北小吃,但好像就是會讓你列舉出很多種很多樣的食物,很難以用一個標準或一個標籤就能去描繪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