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海銀行|
不存錢只存故事的海味銀行 用料理帶你提領漁港小鎮的記憶
小日子 x 成功海銀行

太平洋海水在日曬下藍得閃亮,漁業文化造就的臺東小鎮有太多藏在街頭巷尾的故事。
為了持續保存漁業文化帶來的豐富故事, 由「成功海銀行」發起以料理儲存職人故事的號召,深入在地,將成功鎮過往的精神指標「臺灣土地銀行」整理重建,創造出一處既能品嚐美食,又能體驗在地生活的策展空間。

成功漁港空氣中濃厚的海味,船員們熟練地依照魚種大小分類裝籃、整齊排列,等待著「糶手」的哨音,鏗鏘有力、自成節奏的叫買聲,搭配內行人才看得懂的手勢與表情,是傳統漁貨拍賣市場裡不可或缺的文化。每日中午的漁貨進港是成功漁港的日常,也是海銀行食材的重要來源,以得來不易的魚鮮將漁業文化的職人堅持入在每一口料理之中。
晌午踏進海銀行,水藍色空間讓心靜下,店長小巫向我們說起成功漁港是東海岸漁獲量最豐富的港口,尤其以捕捉旗魚技藝和燻製柴魚聞名,配上海銀行開發的海女麵潮間帶套餐,其中清甜湯頭和道地食材裡藏著的故事,餐食間飽足的不只胃,心也被可愛的人情溫暖了。因為有這個儲存故事的空間,使鎮上商家紛紛響應,將更多故事轉化成一套套料理存入海銀行。



飽食的午後,步行至百年老店——取自幸福和成功之意的福和成餅店,日治時代開始經營,從日本人手中學到製作和菓子的好技術,並結合當地飲食習慣,陸續出品超過百項產品,現以封仔餅、手工麻糬、草仔粿廣為人知。老闆洪曉龍講究原物料的選用,認為純手工製法更能保留食物天然的美味,他說「追求創新的路上,我還是會守好阿公和爸爸留給我的堅持。」,秉持這份精神與海銀行一起發想,將當地出名的柴魚酥包入手工麻糬中,端出擁有在地風格的創意新品。



(天花板甚至還保有舊時建材行的面料,是不同花紋的天花板!) (圖左為老闆鍾明峰。)
從餅店沿路轉進下一個路口,遇見藏身在五金行裡的咖啡店——行動者咖啡,老闆鍾明峰打拼返鄉後,將過去曾是父母經營的五金建材行重新改裝,安入咖啡空間,在追逐咖啡夢想的同時,也巧妙保留下了從父母輩以來的建材行記憶。

「我所追求的不只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而是讓人感到舒服的咖啡。」爽朗的明峰與我們分享內心的追求,身為真正的行動者,他使用在地咖啡豆烘製出一款獨家咖啡配方,將成功鎮世代打拼的甘苦酸甜都手沖在一杯咖啡的時間裡,與來到海銀行的人們分享屬於成功鎮的生活態度。


僅一杯咖啡的時間,真切被感染到那份「行動自由、我們都是有選擇的人」的心情。
海風拂過小鎮街道,成功人的故事一則又一則存入海銀行的保險櫃中,經過新式職人精神轉譯,甜蜜發酵,以餐食、策展和體驗帶出文化,讓我們用不一樣的方式提領成功鎮的故事,對這個漁港小鎮有了更多的想像。●

成功海銀行|961臺東縣成功鎮中華路66號
未來有更多新故事、新料理、新體驗課程,Coming soon
➤ 臺東成功海銀行

廣編特企 成功海銀行
攝 Benny Chen
文 小日子